《現場管理跟我學》
主講/辛巧娟
第三十六講:QC小組(下)
四、小組活動步驟
1、課題選定。選題要實事求是,先易后難,具體明確,圍繞部門及本職工作為主。根據可行性、成本、人力、物力、時間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課題。
2、現狀調查。通過調查表或其他形式,運用數據說話的方式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并確定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為設定目標提供依據。
3、設定目標。制定的目標應從實際出發,從自身能力出發,經過大家的努力基本可以做到80%的目標達成率,目標需以明確的數值表示。
4、效益預估。目標達成后的短期效益、長期效益如何,是否有推廣價值,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時間、成本是多少,投人和產出進行對比,確定是否值得開展活動。
5、制訂計劃。合理編排活動時間,確定各步驟負責人,做到小組成員的全員參與。小組活動通常是工作之外的業余時間里進行,事先編制好計劃可確保活動順利開展,避免虎頭蛇尾,沒有結果。
6、要因分析。運用調查表、因果圖、排列圖等恰當的工具收集資料,分析現狀問題的具體原因,并確定主要原因。在原因分析時,應召開小組會議,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團隊的智能,盡可能將原因一一找出,并實施5個為什么,找到真正的原因。也可以把魚骨圖貼在車間里,每當一種可能的原因出現時,任何人都可以把它加到圖上去,以便讓人們在工作中記在心中。資料收集要做到正確、及時、完整,有針對性,能反映問題真相,否則會使后續的對策偏離方向,達不到預期目的。
7、制定對策。一般以對策表的形式列出具體項目,在制定對策表時,應采用5W1H法。制定的對策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便于實施檢查。對策不宜過多,以便集中人力物力解決問題。需要其他部門協調協助的事情需及時上報,得到支援。
8、實施對策。按制定的對策或計劃執行。活動進度要予以張貼公布并及時更新,活動的效果和實施情況要定期檢查,對無效的對策要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并注意對潛在問題的預防。
9、效果驗證。對活動的成效進行統計,計算方法要簡單明了,改善前后狀況的比較形式也要直觀明了。對原始數據要保留,以便核查。
10、鞏固措施。把有效的改善對策納入有關的標準、作業指導書、制度和規定之中,以鞏固已取得的成績,同時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
11、完成報告,開始新的QC小組課題。
五、發掘問題要領
持有“問題在任何地方都有”的意識,拋棄傳統固定的生產思想,經常性地質疑現行的做法。
對工作現狀要抱有問題意識,把現有的流程標準當作最差的,還有改善的途徑和空間。
不要只做上級所指示的工作,要具有自主性。自己對本身的工作,要自己去尋找問題。
對于問題的看法,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問題的內容不要有先入為主的主觀看法,不要一開始就抱有“非常困難,無法解決”之類的消極態度。
有困難時要仔細地觀察及考慮,依據數據做客觀性的判斷,越是困難,越能迸出智慧的火花。
要有自己的現場由自己的力量改善的意識。面對現場,多問為什么,積極地尋找問題。
把握發現問題點的機會: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問題、交談中發現的問題、工作結果及反省中發現的問題并及時記錄。
要思考如何做下去,而不是為何不能做。不要尋找借口理由,不要等待,不要推卸責任。
現場的人機料法環信,現場的QCDMSS,所交織的內容都可能是問題,都有改進的地方。
六、參與活動理由
簡單枯燥的工作中,有一些時候會產生某些小事,往往會激發你的靈感,會有許多想法:
工作的同時掌握另一門“手藝”,而且完全免費;培養一下發現問題的獨到眼光;試一試“品管工具”到底怎樣的厲害;
融入團隊,取長補短,體會彼此間的激勵,快速提高自己;創造、體驗一種彼此親近、競爭中充實自己的氛圍;
對品質管理有見解,對品質問題不想再沉默;讓那些煩人的流程也挪動挪動位置吧;開開心心做品質;
工作之外,給別人看看自己的另一面;工作之余,結識一些別的車間、部門的同仁,說不定……
做幾件漂亮的事情,漂亮地解決幾個問題給主管開開眼;管管主管沒管到的那些地方,總拖著也不是個事兒啊……
減少被罰款的風險,不想忍受因同樣的品質問題遭受多次受罰的尷尬局面;做幾件可以上榜的事情,不枉這么多年辛苦工作。
當你有上述的一個或以上的想法,你應該加入QC小組。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