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制作工藝與檢測技術標準實用手冊》
第八篇 綠色包裝
第四章 綠色包裝工程的評估體系
第二節 生命周期評估體系在綠色包裝系統中的應用
根據生命周期的定義與內容,包裝制品的生命周期可以說是最短的之一。因而它最 早就被列入了LCA的評估對象,并在一些發達國家進行了實施,見表8-4-1。通過實 質評估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即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生只有在真正節約了資源,減少了能耗,消除了環境污染的前提下它才是有價值的。這個結論進一步促進了包裝廢棄物在回收處理過程中的工藝改革和環境、能源上的效益。
表8-4-1美國部分生命周期評估產品
委托方 |
LCA研究言 |
產品 |
年份 |
可口可樂公司 |
MRI |
- |
1969 |
環境保護局 |
MRI |
飲料瓶 |
1974 |
SPI |
MRI |
塑料 |
1974 |
不清楚 |
MRI |
啤酒瓶 |
1974 |
SPI |
Franklin |
軟包裝飲料容器 |
1978 |
Procter&Gamble |
Franklin |
洗衣店洗滌劑包裝 |
1988 |
乙烯樹脂研究院 |
Chemsy stems |
乙烯樹脂包裝 |
1991 |
不清楚 |
Franklin |
軟包裝飲料輸送系統 |
1989 |
固廢溶解理事會 |
Franklin |
泡沫聚乙烯和漂白紙板 |
1990 |
州政府理事會 |
Tllus |
包裝 |
1991 |
一、評估的對象與內容
設定的評估對象是綠色包裝產品。
設定的評估內容是綠色包裝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即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包括原材料的采集與生產,產品的加工與制造,產品的使用與流通,產品的廢棄及回收,產品的廢置與再用。)對整個過程對環境及人類產生的污染和危害,給出結論性意見,并提出改善建議。同時要評價此系統工程中有無在設計上體現的綠色生產特征,評估企業系統中是否有保證綠色生產或產品的法規與環境方針。最后一項是要有一套綠色清潔生產系統和方法,這實質上就是對綠色包裝產品生產的綠色包裝工程系統做出是否是綠色系統的評價。在這個系統工程中哪一個環節,哪一個直接或間接的因素對環境或人體產生了污染或危害,都應以真實的量化的數據給以證實確定,而且要有充足、連續的數據,甚至包括正常情況下的數據、非正常情況下的數據、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數據。以便最后將全系統中各個環節的數據匯集在一起做出準確的分析評價和結論。
二、評估的程序策劃
評估的程序應該包括以下若干的程序步驟:
(1)組織評估委員會,明確工作任務。
(2)確定評估的目的及范圍。
(3)現場評估前的準備———收集全方位的資料。
(4)現場分析評價。
(5)對比分析,量化評估。
(6)給出結論,提出改善建議。
下面對以上各程序步驟加以詳細說明
(一)組織評估委員會,明確工作目的
評估委員會成員應由外聘國家環境管理機構的專家,包裝系統的標委會成員及此包裝企業的主管及一些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組成。人員在9人左右為好。其中1人為組長,全權處理決策評估工作中的一切事務。所有委員應具備包裝工程方面的技術知識,環境法律知識,能夠識別相關數據或信息,并有有效分析、評估這些數據和信息的能力,最好是受過專門評估訓練的人員。
召開全體評估委員會成員開會,討論明確工作任務,主題是對綠色包裝產品的整個工程系統進行生命周期的評估,以鑒定是否符合綠色系統。然后做出具體工作布署的方案。
(二)確定評估的目的和范圍
這是評估的前提。評估的目的是指明確某種產品要進行生態評估的原因和目的,以及評估結果是否可用于該企業或公司,以改善相關的環境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及改進環境的社會策略。作為對綠色包裝產品它的整個工程系統評估,其目的是要找出整個系統的污染環節、污染的因素、污染的原因,以便證實此包裝工程系統是否達到了綠色包裝工程系統的要求,產品是否是合格的綠色產品。若與國際環境標準有差距的話,要找出根源,以利全局改善,盡快達到全面的綠色標準。
評估的范圍是指明確評估的系統,確定系統的邊界,要取得哪些的主要數據,確定評估的局限性。還有對地域區限(如世界的,國家的,地方的)及時間作出限定。在這評估的范圍應確保獲取充足、全面的資料,以使分析達到應有的廣度及深度,實現評估的目的。
在評估綠色包裝的工程系統中,其評估范圍是制造包裝產品的整個過程及廢棄后的回收再造過程這樣一個系統,包括包裝原材料的采集來源性質,包裝材料的生產(合成,造紙,冶煉,融制等),包裝產品的加工制造(印刷、模切、成型、整飾等),包裝產品的流通使用(包裝運輸、銷售、使用等,這部分我們在此章中先不給予考慮),包裝產品的廢棄與回收(拋棄方式,回收方式),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再生(處理方法再生手段)。
其系統的邊界應該是包裝產品生產制造廠的上游廠(包裝材料生產廠),下游是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再生廠。
其系統的評估的地域應該是全國范圍內的綠色包裝產品體系。
(三)現場評估前的準備———收集全方位的資料
評估中資料的收集是關鍵,要求要全面,具體、可靠,要能覆蓋組織活動、產品、服務中所有環境因素及環境管理狀態。
材料的收集是一項繁雜、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應組織各職能部門進行收集、統計,以標準的表格形式給予整理歸納。
(1)法律、法規的收集:可由總管理部門及環保、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等部門完成。
(2)產品中的環境因素:由設計、工藝、銷售服務、質量等部門完成。
(3)生產活動中的環境因素:由工藝、制造、運輸、銷售、環保等部門完成。
(4)管理活動中的環境因素:由各管理部門(計劃、基建、供應、環保)完成。
(5)能源方面的環境因素:由動力、設備、財務等部門完成。
(6)資源方面環境因素:由供應、計劃、工藝、財務等部門完成。
(7)潛在的重要環境因素:由動力、設備、倉庫、安全、環保、工藝等部門完成。
針對不同環節應該調查的具體內容包括如下:
(1)從環境法律法規來看:包裝產品的整個工程是否選取過適宜本工程系統的環保法規作為約束和衡量自身系統的嚴格標準,是否制定過具體的針對所有環節的不產生污染的操作要求和生產工藝要求。要有原始文件和具體條例。
(2)在整個系統設計上是否從設備的角度考慮了不產生污染的條件、設備、工藝。是否有具體的防范措施及手段。是否在設計上確定了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再造,要有設計說明與設計圖紙,以及所配套的環保裝置圖紙。
(3)從原料的采集和選用上分析:這里面要看材料本身的屬性、化學性質、組成含量、有無毒害因素。如用于塑料包裝的化學原料中是否含C1或其他不良元素,金屬包裝材料中是否含有毒重金屬元素等。材料的來源,生產廠家等,這些要有原始記錄,購物料帳單等。另外它們在存放時是否產生對環境的影響,要有定性的分析或環保的測量數據。
(4)對包裝產品的所有生產環節,包括包裝材料的生產,包裝產品的加工制造,包裝廢棄后的回收處理,要進行工藝流程的追蹤。要求提交各生產環節的工藝流程圖,工藝條件(T、P、t),生產數據(包括投入、產出的物料衡算),以及產生排出的污染物量及種類名稱(包括污水、廢氣、廢渣等)及排放裝置布局圖。還要有在意外情況下出現的事故記錄,如由化學反應或操作不當引起的爆炸事件,反應物的泄漏事件等。
在生產環節中還要提交對于自然資源(水、能源、原材料等)的消耗數據清單,這里面能源的消耗種類有電力、水、煤、燃油、蒸汽、煤氣等。它的消耗清單應包括:
(1)歷年的消耗量。
(2)平均每個產品(或每萬元產值)的消耗量。
(3)與同行業消耗水平的對比數據。
(4)主要耗能設備清單及耗能值和利用率。
在資源上(材料)的消耗主要包括:
(1)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歷年用量及平均每個產品的消耗量。
(2)主要原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同行業的比較。
(3)各主要工序的廢品率及損失。
(4)材料貯存過期失效率或其他原因損失率。
(5)每年廢物的產出量及報廢價值。
(6)減量化及再生資源化的可能性。
在以上材料收集基本齊備后,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包裝產品的檢測。
這里面主要注重產品品質、產品性能、產品質量的檢測,要求提供所有的檢測數據、分析結果。具體要求每個產品的每年的所有檢測數據。這里面主要審查的是產品本身在經過生產及加工制作后,有無影響環境的因素。如包裝盒的印刷油墨成分中有無不良成分,塑料包裝制品在成型時有無不良成分的助劑保留于其內,紙盒包裝的粘合劑是否屬綠色產品等等。
返回目錄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