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制作工藝與檢測技術標準實用手冊》
第八篇 綠色包裝
第一章 綠色包裝概述
第四節 綠色包裝系統及系統觀
當代,系統科學賦予人們對世界的看法更具新穎性和科學性。所謂系統觀,就是把研究對象看作是由若干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素組成的有機集合整體。從系統的觀點看,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系統等級序列,而我們所研究的綠色包裝也是一個完整的獨立系統。由于系統科學是現代經營管理方法論的基礎,所以要研究綠色包裝系統時也應遵從系統科學的觀點去分析和看待問題。
根據系統觀點,不論是某種綠色包裝的個體,還是所有綠色包裝的整體,都可看成是不同大小、不同種類的實體系統,其特點是無論內包裝或者外包裝均為綠色產品,所以也稱為綠色包裝實體系統。而綠色包裝使用價值的形成或實觀,都可看成是過程系統。它的特點是使用價值的形成和實現的過程也均是無污染。綠色生產過程,所以也稱為綠色包裝工程(生產)系統。這個綠色包裝工程系統是由原料的采集到生產成包裝材料,然后再通過加工,整飾變成包裝體成品,這樣構成了生產過程系統。此綠色包裝的生產又是整個社會生產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以至最后包裝成為廢棄物時,它又成為社會廢棄物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當回收處理時,它又成為環保系統中的子系統。
總而言之,無論綠色包裝哪一個環節成為其他社會大系統的子系統,但按照它自身特征,綠色采集、綠色加工、綠色成型,到綠色回收再造整個循環,實實在在地屬于一個獨立的綠色包裝工程系統。它所涉及的各類系統均屬可控的開放系統,既是靜態系統,又是動態系統。
綠色包裝的系統特征可歸納為:
(1)集合性:系統至少有兩個以上不同的要素(子系統)組成。
(2)目的性:系統目標明確,即系統運作的最終目的。
(3)相關性:系統各要素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任一要素的改變將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體系的變化。
(4)整體性:系統為一有機整體,所以各要素的變化要以整體最佳為準則,而不尋求個別子系統的最優。
(5)適應性:系統總是處于一定環境中,環境條件對系統可起到一定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所以系統一定要適應環境的自身與要求。
圖8-1-2展示的是綠色包裝系統中各個子系統與社會生產、活動中各主系統的關系。
圖8-1-2 綠色包裝系統中子系統與社會大系統的關系
一、綠色包裝系統的環節
綠色包裝是一個系統,作為完成綠色包裝的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所涵蓋的各個環節應包括如下:
(1)確保綠色工程實施的國家級法令法規。
(2)綠色包裝設計,包括設計目標、設計系統、設計原則、設計方案。方案中具體的有成本核算、原料選擇、生產加工方式、包裝件的造型設計、結構設計、裝潢設計及制作工藝設計,包裝過程的工藝方法,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方法、設計再造產品的類型、再生原料的加工方式。
(3)綠色包裝材料的選擇、加工制造、應用范圍
(4)綠色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
(5)綠色包裝工程的評估體系與標準。
二、綠色包裝工程各環節的要求
(一)在法令法規上的要求
首先,對包裝鏈企業,包括包裝材料生產商、包裝產品制造商、銷售商、回收與處理再用商做出嚴格的法規要求,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污染環境的現象。誰污染誰負責,執法部門要追究其污染責任,給予處罰及停產整治。無效者封閉。
其次,對消費者做出法律規定,無論是單位、團體、個人,對各自產生的廢棄物要分類存放,亂丟棄造成污染者要處罰。
最后,對環境管理部門做出要求規定,對清理回收的標準、回收率、設置公共回收裝置、成立回收處理公司連鎖店和監控系統做出有效的量化規定,達不到要求的,造成污染的,要追究責任,給予處罰。
(二)在綠色包裝設計上的要求
要求在整個包裝工程的設計上,從原料的采集、材料的生產加工、產品的各項設計(造型設計、結構設計、裝潢設計、工藝設計)及產品的制造、廢棄物的回收再生以及最終處理,它的每一個環節或過程都不能對人體和環境產生污染,造成公害。同時要求加工產品時要輕量化,節省資源,節省能源。
對于所有的輔料,如油墨、粘合劑、漂白劑、染料、覆膜等均要無毒、無害。如果這些輔料中有有毒的金屬,如鉛、鎘、水銀、六價鉻等成分,在2005年前,要求不超過100mg/kg。包裝材料中的鹵素及氯漂白物質要限制使用,食品包裝中氯乙烯含量要嚴格控制在0.5mg/kg以下,作為輔料中的溶劑也應從油溶性轉為水基型以減少污染和對人體的傷害。
(三)包裝材料的選擇、制造和應用上的要求
原材料自身要無毒無害,來源廣且加工方便,價錢低。制造過程中不造成污染,添加劑輔料也要無毒無害,加工中耗能小。在應用范圍上要根據不同的內裝物來選擇不同的材料,首先要滿足內裝物自身的理化性質,具備有效的保護能力。比如說新鮮水果、蔬菜的保鮮,要求材料的透氣性和透濕性較嚴格;如冷凍的肉、雞、魚類要求材料在低溫下具有強度、韌性,不破裂;而干燥的谷物食品則要求材料的阻隔性好,既能保質,又能保味。
(四)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上的要求
首先要對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進行經濟核算及評估,應結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兩方面來評估它的運作價值,看是否值得對某類廢棄物進行某種方式的處理。一旦確定處理方案就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包裝廢棄物選擇最佳的處理方法,本著既不產生污染,又能取得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的原則進行操作。
回收要有一定的規模,達到一定的指標(回收率)。要求回收過程中分類篩選,處理時要足夠清潔,節約能源;處理后產品要含雜質少、有量化指標。這樣做可使下一步再生產品的應用范圍更為廣泛。對于那些回收、清理困難,處理費用高、回收價值極低的材料,可以經燃燒后變成熱能;或以科學的堆埋方式使其早日降解,營養土地。回收及處理應設專門的公司及企業,要設專門的監察部門。
(五)綠色包裝工程的評估體系及衡量標準
該評估體系應該是科學的、嚴謹的和系統的。它應該從包裝產品開始,反推到加工制作,原材料的加工過程直至原材料的采集。要從工藝路線、生產方式,到添加輔料是否有污染或是否危害人體健康及其潛在影響,生產過程中廢氣、廢水的排放等方面做出評估;對是否浪費資源,節省能源做出評估;最后還要對產品廢棄后是否易回收,處理方式以及回收處理過程中有無污染做出評估。不同的包裝對環境的影響不同,如塑料包裝,前期制作污染小、消耗小,但廢棄后卻影響大,回收處理麻煩。而紙包裝前期制作污染大,耗能、耗水都大,但廢棄后易處理,對環境影響小。所以它們各有千秋,各有不足,評估時必須要全面的分析,確切的量化。
綜上所述,可以明確一點,即要對系統的各個環節的各項指標做出具體明確的規定。如原材料的加工過程中,污水排放標準,有害氣體排放標準,以及所加各種輔料中含有毒成分(如Cl、F、Pb、Cr、Hg等)的含量指標,包裝整飾過程中油墨、染料中不良成分、不良溶劑的影響等。對于一個包裝的整個形成過程,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強調任一片面,都將會影響總目標的實現,都可能忽視了根本。
最后對綠色評估合格者,國家發給綠色包裝合格證書及綠色標志,產品貼國家統一印發的綠色標志標簽。
返回目錄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