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制作工藝與檢測技術標準實用手冊》
第五篇 包裝印刷
第四章 印后加工
第一節 電化鋁燙印
四、燙印時的溫度選擇
電化鋁本身并不耐高溫,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燙印溫度過高,電化鋁染色層中的合成樹脂和染料發生化學反應,電化鋁起泡或出現云霧狀,即燙印面花白。高溫還會使電化鋁鍍層和染色層表面氧化,電化鋁的亮度降低或失去金屬光澤或變色,使產品質量下降。但燙印溫度過低,熱溶膠層不能在燙印時間內完全熔化,會出現燙印不完全或印跡附著不牢現象。因為各電化鋁生產廠生產的電化鋁質量不同,設計溫度不同,產品的實際燙印面積不同,印刷品底色油墨層的顏色、厚度、面積不同,當時的環境溫度不同,承印物的種類不同,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控制燙印溫度。
(一)控制燙印溫度的總則
(1)同機速時,燙印面積大,所需的燙印溫度高,燙印面積小,所需的燙印溫度低。如:
3號字面 85~95℃
8號字面80~95℃
15號字面65~85℃
(2)同機速時,承印物不同,燙印溫度不同。如:
燙印紙板,110~140℃
燙印漆布,140~200℃
燙印塑料皮,65~75℃
(3)溫度與壓力。當溫度不變時,壓力大,燙印牢度大;當壓力不變時,在允許的范圍內,溫度高,燙印牢度大。
燙印溫度的選擇是較復雜的問題,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氣溫以及當時的機速和實際操作經驗具體選擇。
(二)電化鋁燙印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電化鋁卷的松緊:松的電化鋁卷燙印出的字跡不清,緊的電化鋁卷容易使燙印出的字跡不完整,伺服電機在收卷時,拉卷不暢。電化鋁卷的松緊可用手感覺其繃緊程度和用眼觀察,以離壓時承印物與電化鋁能依次脫離為原則。
(2)及時除去印版上的粒屑:在電化鋁的燙印過程中往往有粒屑粘在印版上,可用布蘸汽油等溶劑除去,更牢者可用輕質木炭磨掉。
(3)停機時的溫度控制:燙印過程中盡量減少打空和停機,特別是夏天。必須停機時,應把電熱板的溫度適當降低,印版與電熱板間糊有紙板時,溫度更應嚴格控制,免得紙板被烤糊,印版懸空。一般這種情況停機時應把電熱板的溫度下調20~30℃,冬天的溫度可稍降低些。停機時還應使電化鋁和電熱板脫離接觸。
(4)合理利用預加熱裝置。前邊已經介紹過預加熱裝置,在實際生產中應合理利用,保證最佳的生產效果和最高的生產效率。
(5)燙印復制塑料皮。有時,復制塑料皮會燙印不上,特別是夏冬兩季,這主要是因為復制塑料表面附著著油層和蠟質,可在燙印過程中用無水酒精擦拭燙印面,且邊擦邊燙。
(6)防止較大幅面的紙張拖梢部分與燙印版接觸。當燙印的紙張幅面較大時,為了防止紙張拖梢部分與燙印版接觸,可在裝有蜂窩板的機架上端粘貼硬紙殼、卷或較薄的鋁皮,以將紙張隔開。
(7)計劃要燙電化鋁的印件,印刷時不要在油墨中加硅油溶劑、含有蠟類的去粘劑、亮光漿類的輔料,也不要過多加入煤油、機油、玉米粉等物質,否則,會產生燙印不上的現象;也不要在底墨中過多加入白墨作沖淡劑,否則容易產生反拉現象。所謂反拉,是指在燙印后不是電化鋁箔層牢固地附著在印刷品底色墨層或承印物表面,而是部分或全部底色油墨層被電化鋁拉走。區分反拉與燙印不上的簡單方法是燙印后觀察一下電化鋁的片基,若有油墨的痕跡則是反拉。
(8)不要讓印跡晶化后再燙印電化鋁,否則電化鋁燙印不上;也不要在底層油墨不干時燙印電化鋁,否則產生反拉。
(9)如果大面積產品準備燙金,印金時要在印金油里加少許透明黃,否則,調金油與金墨親和不好,滲透過度,金粉懸浮,電化鋁容易燙印不牢。
五、常見故障與排除
在燙金過程中常見的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排除的方法介紹如下。
在燙印電化鋁的過程中,常遇到一些故障如燙印字跡發毛、缺筆斷劃、燙印不牢、燙印不上、反拉等,操作時應仔細觀察當時的燙印環境,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具體分析如下。
(一)燙印字跡發毛
一般認為產生的原因是燙印溫度過低和壓力不夠。克服時應先調高燙印溫度,如果仍不能克服,再提高燙印壓力。
(二)燙印字跡缺筆斷劃
一般認為是電化鋁帶過于張緊,使壓印平板張開時紙張與電化鋁帶不能依次脫離接觸造成的,應適當放松放卷夾緊圈的彈簧壓力。
(三)字跡不清、糊版
一般認為產生的原因是電化鋁帶過于松馳或燙印完畢揭紙的方式不對。應適當加大
夾緊圈的彈簧壓力,或者揭紙時應緩緩揭取。
(四)燙印字跡、圖案失去金屬光澤
一般認為產生的原因是燙印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燙印溫度,減少停機時間和打空
次數,必須停機時,按有關注意事項中提示的方法去做。
(五)反拉
前面已經介紹過反拉的定義。
一般認為反拉的原因有三條:一是產品的底色油墨沒有干透,這時油墨內部的結合力沒有燙印時紙張與電化鋁分離時的剝離張力大,油墨就被電化鋁拉下。因此,印有油墨的產品燙印時,墨層必須充分干燥但又不產生晶化,這時燙印才不會產生反拉。
二是燙印的產品在印刷時油墨里過多地加入了白墨做沖淡劑。白墨的顏料大多為無機顏料,顆粒較粗,印到紙張上不能完全被連接料覆蓋而產生粉化,燙印時阻礙了電化鋁與紙張的粘附且被反拉。這種反拉常發生在燙印印有淺色墨的印刷品時。因此,計劃要燙金的產品印刷淺色油墨時,淺色油墨應盡量使用991#撤淡劑,必須使用白墨時,白墨的量也不能超過60%。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的辦法是在制版時在印刷底色油墨的部位留出空白,使電化鋁不與墨層粘合而直接與紙張粘合。三是紙張的表面強度太低,不能抵抗燙印電化鋁的剝離張力,這時可以改用分離力較低的電化鋁如德國產的328#、上海產的1#等。
(六)燙印不上或燙印不牢
一般認為燙印不上或燙印不牢的原因有五個:
(1)底色油墨中含有蠟類物質的輔料如去粘劑、亮光漿等,蠟阻礙了電化鋁與承印物的粘附。因此,計劃燙金的產品印刷時用的油墨應用防粘劑和高沸點煤油調整粘度,用19#樹脂增加光澤。
(2)印刷品的底層墨層太厚。太厚的墨層封閉了紙張表面和內部的毛細孔而使印張失去了毛細作用,使電化鋁與紙張的附著力下降。計劃要燙金的大面積實地產品,印刷時應采用深墨薄印的方法,即墨色深于樣張而印刷時的墨層薄而均勻,或者薄墨印兩次,既達到色相上的要求,又不至于燙印不上。
(3)印刷品底色墨層晶化。一般認為晶化是由油墨中燥油加量太多印跡干燥過快引起的,晶化的印跡光滑堅硬,使電化鋁粘附不上或粘附不牢。
(4)電化鋁型號選用不當。生產廠家生產的每一型號電化鋁都有燙印范圍,如表5-4-2中介紹的,目前電化鋁可分為以下幾種范圍:印刷品、白紙,塑料、漆布,同一范圍內還分為:大面積燙印、實地、網紋、細小文字、花紋燙印等幾個檔次,選用時必須符合實際情況的要求,否則易產生燙印不上及燙印不牢的現象。
(5)燙印溫度及壓力不夠,如“燙印溫度的選擇”一節中所講,過低的溫度不能及時完全使熱熔膠熔化和轉移;過低的壓力不能使承印物充分地與電化鋁接觸而產生燙印不上或燙印不牢。
燙印過程如果出現了故障,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仔細分析原因,找出解決辦法,使生產順利進行。
附:燙金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
燙金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已于1991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CY/T7.8-91中對燙金的質量要求如下。
(1)燙印的版材、溫度及時間。
a.燙印的版材用銅版或鋅版,厚度不低于1mm。
b.燙印壓力、時間、溫度與燙印材料、封皮材料的質地應適當,字跡和圖案燙牢,
不糊。
(2)燙印。
a.有燙料的封皮:文字和圖案不花白、不變色、不脫落,字跡、圖案和線條清楚干凈,表面平整牢固,淺色部分光潔度好,無臟點。
b.無燙料的封皮:不變色,字跡、線條和圖案清楚干凈。
(3)套印兩次以上的封皮版面無漏燙,層次清楚,圖案清晰、干凈,光潔度好,套燙誤差小于1mm。
(4)燙印封面及書背的文字和圖案的版框位置準確,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封皮燙印誤差小于5mm,歪斜小于2mm;書背字位置的上下誤差小于2mm,歪斜不超過10%。
返回目錄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