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制作工藝與檢測技術標準實用手冊》
第二篇 包裝技術與工藝
第二章 防潮(濕)包裝技術
第六節 防潮包裝中干燥劑的使用方法與用量計算
經常采用一些干燥劑,如硅膠、活性炭、分子篩、無水氯化鈣等放入包裝內吸收水蒸氣,以降低包裝的濕度。其使用方法一般分為袋裝,即用透氣性好的細布袋或纖維紙(無紡布)袋盛裝;容器裝,用帶小孔的金屬或塑料罐、瓶、盒等盛裝;另外還可借助粘合劑將干燥劑置入復合薄膜夾層的中間,該種復合膜內層多采用透濕性較好的聚乙烯,外層則用阻隔能較強的單膜或復合膜制成。
目前防潮包裝中利用的干燥劑主要是硅膠,硅膠可將包裝內的濕度保持在50%以下。下面介紹的防潮包裝中硅膠用量計算分別參照日本標準JISZ0301和我國標準GB5048-85。
(一)硅膠用量計算(日本JISZ-0301)(RH保持在50%以下)
(1)當包裝容器或材料的透濕度為R(g/m2·d),包裝表面積為A(m2),包裝內裝入的紙、棉花等的吸濕性材料的量D(kg),包裝的貯存或運輸時間M(月),另外已知貯存與運輸期間環境的溫濕度由表2-2-10查出K值,即可用公式求出硅膠用量(kg)
W=A·R·M/K+D2 (2-2-30)
表2-2-10 K值表
序 號 |
平均溫度(℃) |
平均濕度(%) |
K值 |
最高溫高濕 |
35~40 |
90 |
12 |
高溫高濕 |
30 |
90 |
20 |
比較高溫高濕 |
25 |
80 |
30 |
一般溫濕 |
20 |
70 |
60 |
(2)當包裝材料的透濕度R為0,包裝內裝入的吸濕性材料的量D也為0,則干燥劑用量W(kg)用下式求算:
W=0.5V (2-2-31)
其中V為包裝件容積(m3)。
(二)干燥劑用量計算(GB5048-85)(RH保持在60%以下)
(1)公式:
W=1K(K1ARD+K2D) (2-2-32)
式中:W的單位為kg,A的單位為m2,R的單位為g/m2·d,M的單位為月,D的單位為kg;
K為干燥劑的吸濕率關系系數,K=Kb/Ka,Ka為細孔硅膠在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60%時的吸濕率(為30%),Kb為其他干燥劑(如分子篩、氧化鋁、粘土等)在同樣溫、濕度條件時的吸濕率。當采用細孔硅膠時,則K=1;
K1儲運、保存區域氣溫、濕度關系系數(見表2-2-11);
K2防潮包裝內吸濕性襯墊材料關系系數(見表2-2-12)。
表2-2-11 K1值表
相對濕度%\溫度℃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5 |
95 |
8.2 |
5.6 |
3.5 |
2.2 |
1.4 |
0.80 |
0.49 |
0.29 |
90 |
7.9 |
5.1 |
3.2 |
2.0 |
1.3 |
0.75 |
0.45 |
0.26 |
85 |
7.2 |
4.6 |
2.9 |
1.9 |
1.1 |
0.68 |
0.41 |
0.24 |
80 |
6.5 |
4.2 |
2.6 |
1.7 |
1.0 |
0.62 |
0.37 |
0.22 |
75 |
5.8 |
3.7 |
2.3 |
1.5 |
0.91 |
0.55 |
0.33 |
0.19 |
70 |
5.1 |
3.2 |
2.0 |
1.3 |
0.80 |
0.48 |
0.29 |
0.17 |
65 |
4.3 |
2.7 |
1.7 |
1.1 |
0.69 |
0.42 |
0.25 |
0.14 |
60 |
3.6 |
2.3 |
1.5 |
0.93 |
0.57 |
0.34 |
0.20 |
0.12 |
表2-2-12 K2值表
襯墊材料 |
K2 |
毛織物、皮革制品 |
0.35 |
棉麻等植物纖維(包括木材、刨花) |
0.3 |
瓦楞紙板、牛皮紙、印刷紙等紙張 |
0.2 |
泡沫塑料和橡膠 |
0.02 |
(2)當采用透濕度為零的材料做包裝容器時,干燥劑的用量按下式計算:
W=1K(e95V+K2D) (2-2-33)
其中:e為包裝場所的絕對濕度(mb);
V為包裝件的容積(m3);
K2為襯墊材料吸濕性關系系數。
(3)當包裝場所的絕對濕度單位用g/m3表示時,可用下列公式來計算
W=1/K(e70V+K2D) (2-2-34)
其中a為包裝場所的絕對濕度(g/m3)。
(4)對小批量生產的小型容器,可采用下式計算:
W=1/2KV (2-2-35)
返回目錄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