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制作工藝與檢測技術標準實用手冊》
第二篇 包裝技術與工藝
第二章 防潮(濕)包裝技術
第五節 防潮包裝保存期的預測及包裝設計
防潮包裝保存期預測模型,最早是以吸濕等溫方程為基礎提出的。這類模型能夠用以選擇合適的防潮包裝系統,估計所選包裝系統對儲運環境的適應性,并可用于預測各種環境條件下內裝食品的保存期。作為防潮包裝保存期預測,主要涉及包裝系統或包裝材料的透濕性能,物品的吸濕等溫方程以及環境的溫、濕度三個方面的參量項。這三個方面的參量項又是進行防潮包裝整體設計所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防潮包裝保存期的預測理論與數學模型,不僅對防潮包裝的整體設計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并且對儲運環境的管理及銷售中物品品質的確定,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當然,對于大多數的預測模型而言,其中的參數或參量都需經過嚴格的論證或測試來確定,有必要在流通過程進行實地的驗證和修正。在利用模型進行保存期預測時,除考慮包裝條件和環境條件外,物品的條件值一般依據臨界質變水分值或限定允許水分值進行預測。臨界質變水分值或限定允許水分值,一般是指達到變質或超過允許的水分含量(或水分活度)。這些界限水分值一般可通過文獻資料,實驗或專家評議等方式進行確定。
一、包裝系統(或材料)的透濕性能與保存期預測的關系
在建立防潮包裝保存期預測的數學模型可進行預測前,有必要了解包裝系統或包裝材料的透濕性能,及透濕性能與保存期預測的關系。目前在防潮包裝中所用的包裝材料主要有聚合物單層膜、復合膜、紙塑復合膜及玻璃膜、塑料瓶、焊封金屬罐等。
用金屬、玻璃、塑料等所形成的包裝容器,其透濕性并非等于零。因為在這類包裝的焊封、封口或蓋體連接等處,可能有部分濕氣由外部環境向包裝內滲透。這類容器的透濕性可用P表示,P是由包裝的整體系統決定的,所以其透濕狀態公式可表示為
Ws(dm/dt)=Ppθ(ae-a) (2-2-16)
其中:Ws為包裝內物品的干重(g);
m為物品內所含的水分值(%);
t為儲存時間(d);
dm/dt為單位時間(d)內食品中所增加的水分值(%);
A為包裝的外表面積(m2);
ae為儲運環境的水分活度(即用相對濕度/100);
a為包裝內物品的水分活度;P為容器的平均透濕性能(g/d·Pa);
Pθ為θ溫度下的飽和水蒸氣壓(Pa)。
用聚合物膜、復合膜等材料做成的軟包裝,因材料本身的透濕性遠大于封縫處,所以形成軟包裝后,其包裝的透濕性主要由材料的透濕性能決定。軟包裝膜根據其對水的依賴性,分為疏水膜和親水膜。
疏水膜的包裝透濕狀態公式可表示為
Ws(dm/dt)=PApθ(ae-a) (2-2-17)
式中:P是包裝材料的透濕系數(g/m3·d·Pa)。
可根據Schwartzberg公式得出親水膜的包裝透濕狀態公式:
Ws(dm/dt)=Pk(eae-ea)Apθ(ae-a) (2-2-18)
式中:Pk是與親水膜內部增塑參數值及聚合物本體特性有關的常數(g/m3·d·Pa)。
以上方程是建立防潮包裝保存期預測模型的基礎,尤其是(2-2-17)式最常用,大多數學模型都是由此方程推導而得的。對于式(2-2-16),在建模中也較常用。由于親水膜在防潮包裝中應用較少,且計算較繁瑣,所以式(2-2-18)較少見,大多用式(2-2-17)代之。
二、食品的吸濕等溫方程
在一定溫度和相對濕度條件下,每種食品都具有一定的含水量。為保證包裝食品的質量安全,必須通過包裝手段控制食品的含水量低于一定界限值,防止因環境潮濕引起的一系列變質現象。
食品的吸濕狀況一般可通過食品的吸附(濕)等溫曲線中顯示出。不同的食品,因其化學組成和組織結構不同,所得到的吸濕或散濕等溫線也不同。從比較這些吸濕等溫線可以發現,大多數食品及糧食的吸濕等溫線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反“S”型。
由于水分在食品內的擴散速度受包裝內濕度(或食品內水分活度)影響,所以在防潮包裝保存期預測中,只考慮包裝內的平衡相對濕度(或平衡水分活度),而一般不考慮水分在食品內的擴散速度。
根據各種食品的吸濕等溫線,已得出了許多相應的吸濕等溫方程式(見表2-2-6)。根據食品的吸濕等溫曲線,選擇相應的吸濕等溫方程式,并求解方程中的常數項,分別與(2-2-16)~(2-2-18)式聯立,即可依據包裝的條件及環境條件,對食品的防潮包裝設計進行局部或全面的調整,使包裝設計能滿足預計環境下所要求的保存期限。
表2-2-6所列吸濕等溫方程式,大多數在應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BET等溫方程式,該式雖然只有兩個參數,計算起來較容易,但只能適用于a值在0.2~0.6的范圍內,超過此范圍誤差較大。在BE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GAB方程,由于引入了三個參數,所以其適應范圍為由0到0.9的a值,并能用于多種食品吸濕等溫曲線。在近幾年的文獻報道中,曾多次報道過此方程具有很好的相適性和實用性,該方程已被作為標準吸濕等溫方程。
表2-2-6 各種常見吸濕等溫方程
名稱或著者名 |
方 程 |
Oswin |
m=b[a1-a]c |
Linear(karel) |
m=ba+c |
TwoParameter(Labuza) |
a=(b+m)/(c+m) |
Kuhn |
m=b/1na+c |
BET |
m=m0cka(1-a)(1-a+ca) |
langmuir |
a=m/(b-m)c |
Freundlich |
a=(m/b)c |
Hasley |
a=exp(-b/mc) |
Smith |
a=1-exp(b-m) |
Chung |
lna=bexp(cm) |
Henderson |
a=1-exp(bmc) |
Hirata |
a=m2/(m2+bm+c) |
GAB |
m=m0cka(1-ka)(1-ka+cka) |
表中:a為食品的水分活性;m為食品的水分含量(%);m0為單層分子吸濕量(%);b、c、k為常數。
返回目錄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