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楊文亮
第一篇:鋼桶生產精益化管理
第七章 生產安全控制
44 |
問 |
由機器設備造成的安全事故在企業中比較多,那么如何做好機器設備安全控制呢? |
答 |
首先你要了解機器設備不安全的形態,然后掌握機器設備安全管理的技巧,如識別總要求,強調設備本身的安全,加強防護裝置等。 |
【詳解】
1、機器設備不安全的形態
在生產現場中,由于機械設備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不少,要預防事故的發生,只有知道其原因,方能對癥下藥。一般而言,機器設備事故產生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
(1)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
a. 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b. 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c. 個人防護用品、用具、防護服、手套、護目鏡及面罩、呼吸器官護具、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d. 生產場地環境不良。主要包括無通風或通風系統效率低、照明不足、作業場所煙霧灰塵彌漫等。
e. 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業過多。
f. 地面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體,有冰雪,有易滑物(如圓柱形管子、料頭、滾珠等)。
g. 交通線路的配置不安全。
h. 儲存方法不安全,堆放過高、不穩。
(2)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這些不安全行為可能是有意的或無意的。如以下所列:
a. 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包括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信號等。
b. 使用不安全設備。臨時使用不牢固的設施,如工作梯,使用無安全裝置的設備,拉臨時線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c. 機械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或清掃。
d. 造成安全裝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失去作用,調整錯誤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e.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動工具,用手清理切屑,不用夾具固定設備,用手拿工件進行機械加工等。
f.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臺護欄、吊車吊鉤等)。
(3) 技術和設計上的缺陷。技術和設計上的缺陷如下所示。
設備錯誤:設計錯誤包括強度計算不準、材料選用不當、設備外觀不安全、結構設計不合理等。
制造錯誤:即使設計是正確的,如果制造設備時發生錯誤,也會成為事故隱患。在生產關鍵性部件和組裝時,應特別注意防止發生錯誤。
安裝錯誤:安裝時旋轉零件不同軸,軸與軸承、齒輪啃合調整不好,過緊或過松等。
(4) 管理缺陷。如無安全操作規程或安全規程不完善,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有章不循,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勞動制度不合理,缺乏監督。
(5) 教育培訓不充分。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上崗,操作者業務素質低,缺乏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懂安全操作技術,操作技能不熟練,工作時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態度不負責,受外界影響而情緒波動,不遵守操作規程,都是事故的間接原因。
(6) 領導不重視。對安全工作不重視,組織機構不健全,沒有建立或落實現代安全生產責任制,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調查整改不力。以上問題關鍵是工廠領導不重視。
2、機器設備安全管理的技巧
(1) 識別總要求。機器設備的管理內容雖然十分繁雜,且不同的行業差別很大,但從總體上看,其管理原理大同小異,本質是一樣的。因此,只要抓住了核心,實施具體管理時也就不難了。這些內容如下所示。
設備本身要安全:凡有功能缺陷、違規和不配套的設備堅決不能用。
防護裝置不能少:設備本身的防護器具和操作者的防護用品要齊全。
控制措施要完善:主要是規章制度和管理軟件等要健全、有效。
設備管理緊跟上:預防保養和維護等工作必須要與生產實際相配套。
(2) 強調設備本身的安全。設備本身的安全主要包括:設備具有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具有自動防錯與防誤功能,綜合考慮了人-機系統的適宜性,使用的材料要可靠、穩定。
(3) 加強防護裝置。從機器投入運轉伊始,就要全面配備必要的防護裝置,并且在后續的管理中逐步完善,不斷增加。這些內容可以包括:安全保護裝置,關鍵器件的監控措施,關鍵狀態的檢測器件,異常情況的報警和防護器。當現場缺乏這些裝置時,就需要考慮如何用管理措施去彌補。
(4) 完善控制措施。隨著機器、設備的不斷使用,原有的管理制度會顯現出弊端或漏洞,這時就需要盡快采取措施修訂和完善,以便實現持續控制。通常需要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通過先進科技手段識別潛在的危害性;通過防護措施改善操作環境;用夾具、治具或工具等減輕人員繁重和危險的操作步驟;用醒目的標志牌來警示區域;通過培訓不斷提高人員的操作技能。
(5) 做好設備維護。做好設備維護的關鍵是要發揚全員參與精神,實現全面預防保養。這些內容主要包括:要求全員按標準、規格正確使用設備,不胡挪亂用;按計劃定期實施預防保養;運作中要定期鑒定,及時維修,嚴禁帶“病“堅待;對于維修無效和使用期已滿的設備堅決實施報廢處理。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