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經理的設備管理課》
主講/辛巧娟
第三十五講
企業設備維修的最佳資源配置
近年來,國際上的專業化、合同化維修逐漸朝著標準合同、長周期合同和從最簡單到復雜合同維修服務的趨勢發展。之所以有這樣的發展趨勢,主要原因如下:
1)企業管理者越來越關注和產品競爭力有關的核心業務。
2)企業離散、矩陣式組織結構呼喚離散、專業、靈活的維修服務。
3)管理者注重生產、產品及其后勤支持系統的柔性化。
4)企業期望維修成本的降低和優化。
企業設備全部設備的分布如圖35-1所示。
圖35-1 當代企業維修資源組合情況
從圖35-1可以看出,企業可以采用的維修資源組合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國際上,專業化維修、合同化維修是比較流行的一種趨勢,但是否采用外部合同維修,還要根據企業設備實際進行分析比較。不僅比較整體的維修費用,而且要看承包維修公司的經驗、實力和信譽。
即使是外包維修,企業也要保留有經驗的維修人員,對承包者的資質進行評價,對維修質量進行鑒定,對維修方案進行評審,對企業的維修策略進行決策,以及參與設備投資決策等活動。
值得指出的是,傳統企業對內部維修往往沒有合同約束,造成設備故障后的責任不清楚,生產和維修部門推諉扯皮。一些國外企業將外部維修的合同管理方式轉接到內部維修管理,把維修的責任和利益明確化,提高了內部維修的責任和服務意識,保證了維修工期和質量。
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維修資源配置方面的一些概念。企業的維修資源一般分為三塊,一塊是內部專業維修,第二塊是內部操作員工的自主維修,第三塊是企業外部的社會化、合同化維修。
(1) 內部專業化維修
由本企業專業維修人員承擔的維修稱為內部專業維修。
(2) 操作員工自主維修
由本企業內部設備操作人員進行的小維修活動,如加油、緊固、潤滑、調整、換件以及小的解體、診斷和修理稱為操作員工自主維修。
(3)外部合同維修
由社會上的專業維修公司或設備供應商、制造商,以及其他外部承包者承擔,以雙方簽署的維修合同為約束的維修為外部合同維修。
經過長期的摸索,國內企業在維修資源配置方面也摸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經驗。對企業而言,高維修技術難度的設備較少,而維修技術難度低但維修頻次較高的設備較多,企業設備分布如圖35-2所示。
圖35-2 企業設備分布和維修資源配置
圖35-2中三角形的三個邊代表不同維修資源工作量配置,三角形的底邊代表員工自主維護工作量比例,從右到左,比例從0增加到100%;右邊代表“合同維修”或者外協維修工作量比例,從上到右下,逐漸從0增加到100%;左邊代表“專業維修”或者內部專業維修隊伍承擔的工作量比例,比例從左下到上,逐漸從0增加到100%。圖中顯示的比例只是某企業實際的配置比例。即自主維護完成工作量的20%,合同維修完成工作量的50%, 專業維修完成工作量的30%。不同的配置比例代表不同的維修狀態和維修成本。一般而言,自主維護最經濟,合同維修相對經濟,內部專業維修最昂貴。
企業設備分布呈現一支雙曲線形式,大量設備維修難度較低,少量設備維修難度高。我們主張,高難度、低數量的設備維修由技術外包來承擔(企業不必保有一支高技術、高薪酬卻是工作量不飽滿的專業隊伍);最低難度、最低技術的設備維修由勞務外包來承擔(這無論從費用上和管理上都可以使企業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中間分成兩塊,較高難度,較多數量的設備維修由企業內部維修核心專業隊伍來承擔,這部分對企業生產影響最大,自己掌控更加主動,響應速度更快:較低難度,較高數量的設備由操作員工白主維修來承擔,這部分的維修容易掌握,又可以培養員工對設備的關注。根據目前社會化維修的大環境,企業合同化維修、內部專業維修和操作員工自主維修的比例以50%、30%和20%為宜。當然,這個數字隨企業性質不同、所處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不同、操作員工素質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工廠里,維修組織似乎總在變化,有時集中,有時分散。維修資源也總在調整,以前是萬事不求人,維修自給自足,企業有五臟俱全的維修團隊。后來又走向社會化,企業的設備維修全部外包,自己的維修能力弱化乃至逐漸失去,甚至有一天連談維修價錢的人都沒有了。還有些工廠,換了領導就換了章法,變來變去。
一般,企業應該提倡全員參與的自主維護,保持20%~30%的工作量比例最理想;接著考慮合同化維修,這要依賴于企業所處環境和設備實際,例如處于中心城市,或者通過網絡聯絡,有50%的維修工作可以由外部維修力量來完成。這塊工作(50%) 一般又分為兩部分:簡單工作(例如占30%~40%)和復雜、高難度工作(例如占10%~20%)。簡單工作通過勞務外協解決;復雜、高難度卻是低頻率工作則通過技術外協來解泱。剩余的20%~30%工作量就是由企業內部專業維修隊伍來承擔。企業要為這20%~30%工作設計、保有和訓練一支內部維修隊伍。這部分工作往往是企業最經常遇到,工作頻率較高,技術難度也相對較高的維修。這一塊又稱為企業的核心維修能力。
隨著國際上社會分工的細致化發展趨勢,維修外包化己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和不少企業的首選。關于外包維修的選擇,一般認為:低技能、低頻率的工作——外包,從時間成本考慮,用內部專業維修隊伍應付偶爾的低技能維修任務是不合算的;低技能、高頻率的工作——外包,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專業維修特長和管理,利用低技能、低價格特點,讓企業更關注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高技能,低頻率的工作——外包,因為維修頻率低,企業保有專門的高技能維修團隊, 卻沒有飽滿的工作任務,而這支隊伍的工資成本卻比較高,從經濟上是不合適的,不如尋求社會上的維修服務商來進行,即使每次維修費用較高也是合算的;高技能,高頻率的工作——內包,這也是企業內部的核心維修能力,可以快速應付企業內部頻發的維修難題,可以讓主流、重要設備在企業自己的掌控之中。
顯然,維修外包可以發揮其優勢,也自然存在不足。其優缺點比較如表35-1所示。
表35-1 維修外包的優缺點
優點 |
缺點 |
靈活 |
可能選擇了糟糕的維修供應商——風險 |
低投入風險 |
失去對過程的了解和控制 |
改善現金流 |
準備和響應時間可較能長 |
低潛在勞動力成本 |
失去對自已設備的了解 |
充分利用外部專家的知識 |
無法控制輸入和輸出 |
國際上維修外包走過了至少30年的路程,其中不乏成功的經驗,也有過不少失敗的教訓。維修外包雖然是發展趨勢,但對待維修外包卻要經過細致、科學的研究。否則,外包的維修不但會給企業增加成本,也會帶來生產、安全、環境的風險。
并不是所有的維修外包都是成功的。造成維修外包失敗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維修供應商不切實際的服務水平。
·無效、不準確的工作矩陣設計。
·數據不能及時捕捉并與企業共享。
·文化交流和溝通不夠。
·雙方都不明白這種戰略合作意義。
成功維修外包的關鍵是:
·設計包含清晰規則, 全面、準確的合同。
·匯集所有相關數據且能夠有效地評價。
·將服務詳細分類。
·建立忠誠的客戶數據庫。
·要求并提供具有附加值的服務。
·充分溝通, 清楚了解雙方努力的最終價值。
·確信這對于企業和個人是一件好事。
要保證外包維修成功,無論是發包還是承包企業都應該具有:
·良好信息聯絡渠道。
·明確的業務策略。
·可度量業務水平能力。
·適合的企業文化。
·卓越的溝通。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