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經理的設備管理課》
主講/辛巧娟
第一講
認說說“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制桶企業別做跛腳鴨
制造業對工業化的實現來說猶如“水之源、木之本”,是現代化的原動力,是國家實力的支柱。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制造能力,永遠成不了經濟強國。
我國工業化的進程目前正處在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中間階段,要完全實現工業化,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至少還需要十幾年的努力。中國被稱為“世界制造工廠“,但產品卻主要局限于消費品領域。
隨著產業升級,我們己不可避免地發展到了以裝備制造業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業階段”,也有人稱之為“后工業化時代”。
目前中國制造業的總體規模與德國相當,可以說是個制造大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中國的勞動力便宜,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但兩國制造業競爭力的比拼是看生產效率的——即單位產品(或相同產品、產值)所消耗的人工成本。生產效率較低是中國制造業的特征之一。
這表現在:
1、創新能力不強, 缺乏核心競爭力。
2、企業組織結構小而分散,產業集中度較低,規模效益差。
3、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型企業集團、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較少。
4、低端產品生產擴張過度,高附加值產品依賴進口。
5、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率較低。
6、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營銷技巧。
7、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近些年國家強調技術創新,但技術與管理對產出的貢獻率仍較低。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是美國的418%,而美國制造業人均產值為86559美元,是我國的1817倍。另外,我國的能源利用率是32%,發達國家是42%; 我國產品的增值率為30%,而美國、德國和日本分別是48%、47%和41%。這說明,我國制造業投入與產出過程中存在較低的資源利用率。
縱觀國際經濟形勢,制造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不應改變,在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中的物質基礎地位也不應該改變。我們不能脫離國情,不能以知識經濟發展代替工業經濟發展,以信息化代替工業化,而只能把發展工業經濟與發展知識經濟協調起來,把工業化與信息化有機結合起來。
我們應該從歷史與現實、科學和人文相結合的全新視角,充分認識制造業和制造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制造業與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深度關聯。還要清楚地看到,人類文明進程中工業化階段不可繞過,即使在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發達國家的經濟載體仍是制造業,我國經濟的主導產業也還是制造業。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都是很好的例子。
我們應該從一個主權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戰略的高度,牢固樹立“制造業興衰決定國家存亡”的觀點。要汲取英、美等國歷史上曾輕視制造業導致經濟大滑坡的慘痛教訓,借鑒日、德、韓等工業化國家因重視制造業發展而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成功經驗。認準目標,牢牢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正確走向。
中國從工業化大國轉變成強國,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技術創新,二是管理創新。以前我們更多地強調企業的技術創新,往往忽略了管理創新的積極作用。
缺乏管理創新的企業——病態的制度設計和企業文化,臃腫低效的企業官僚機構, 不當的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低士氣和低素質的員工隊伍,高成本的生產運作,低效率的資源利用,不良的設備管理,不安全的生產環境,這樣的企業很難有技術創新的活力。即使通過加大投入,偶有技術創新涌現,也難以轉變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即使將藍圖變成產品,也難以憑借產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長久占據競爭優勢。這樣,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兩條腿就始終不平衡,企業就變成一只跛腳鴨。
企業良好的科技創新體系,需要良好的制度設計、企業文化和人文環境,需要正確的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需要卓越的學習和教育型組織塑造,需要設計與制造團隊的合作和無縫連接,更需要可持續的利潤和資金支持。離開這些,技術創新就會成為幻想。
因此,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管理創新應該始終成為開路先鋒。對于制造業而言,人機系統的精細化管理,MAN-MACHINE(雙M)和諧體系將會成為管理創新的主要支柱。
管理創新開路,技術創新隨后。在國家朝著制造業強國進軍的道路上,企業千萬不要變成躊躇不前或者步履蹣跚的跛腳鴨。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