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質量意識不足,還是客戶雞蛋里挑骨頭?
文/楊柳
我姓王,是一家鋼桶制造公司的質量科長,我們公司是生產鋼桶產品的。
今年我們公司第一次和A客戶合作,客戶派了一名質量監督員常駐在我司,主要負責對我司擬出貨A公司的產品進行檢驗,同時還對我們制造過程的質量管理進行監督確認。
中秋節前因對一起質量問題的處理上產生了分歧,質量監督員居然威脅要取消我們的訂單。對此,我并沒有慣著他,對他說:“你這質量要求也苛刻了,這是產品,是拿來用的,不是工藝品。”
沒想到,第二天,我就被老板訓了一頓!
01、經 過
因為我們公司以前只是做了國內某石化公司的鋼桶產品,對A客戶的質量要求不太熟悉,剛開始交付的幾批產品均因外觀一些小瑕疵,被A客戶進貨質量檢驗判不合格退貨,幸運的是只增加了退貨物流成本和公司返工的全檢工時費,并沒有產生其它太大的損失。但還是讓A客戶對我們的生產和質量管理能力產生了懷疑。
經過公司總經理與客戶的多次溝通、協商,客戶最后決定委派一名質量監督員常駐我們工廠這邊,一是對交付到A客戶家產品質量進行檢驗,二是協助我們對制造過程的質量進行管理,三是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
對于我們公司來說,如果質量監督員真能幫忙解決一些生產上的問題,協助我們出貨,當然是特別歡迎。
但質量監督員進駐我們公司開始工作后,發現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質量監督駐廠完全就是找茬的。
由于客戶質量監督的存在,總經理早有交待,要特別關照對方,對他提出的意見要認真對待,要虛心接受。
在剛開始時,這位質量監督還好,發現問題后,會及時出意見用以解決問題,而車間的員工等,都是嚴格按照執行(總經理說的話,還是很有效果的)。
一個禮拜過去后,問題還是那些問題,并沒有真正的解決,也就是說問題還存在,但是新問題出現了:產量出現了嚴重下滑。
經了解,發現這位質量監督在處理問題上確實有獨到的一面,所提的意見也非常有建設性,唯一不好的就是大幅縮減了產量,而且問題解決得還不徹底。以質量監督的話說就是:問題之所以無法根除,主要還是車間部分設備精度和穩定性跟不上,需要更新;還有作業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主要是指作業員缺乏質量意識)。
對于產量縮減一事,總經理很不滿意,但當著客戶質量監督的面,并沒有直說,而是說:“以后要是再發現問題,請先以書面的形式呈報上來,我們一起定好解決方案后再實施,這樣的話,要以得到更好的解決。”
這天,這位質量監督發現車間生產出來的產品有外觀問題,產品表面漆膜有點滲色,如果繼續生產下去,做成成品后,可能會導致批量不合格而拒收。
乍一聽,這么嚴重,心里不免有些擔心,但當對方把所謂的不合格品拿出來,自己仔細端詳一番后,心情變得十分惱怒。
一個外觀小瑕疵,需要放在日光燈管下轉動產品目視3秒鐘以上才能看得出來,這也算問題?
要不是看在是客戶的份上,肯定要和對方好好“理論理論”,這哪是來協助我們改善質量的?這完全就是來找茬的嘛!
于是有點語氣不好地說道:“ 你這要求也太高了,這是產品,是拿來用的,不是工藝品,不是拿來欣賞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 沒想到,這位質量監督居然不懷好意地說:“做不好就是做不好,當初要知道自己做不好,就不要接單嘛。”
一聽這話,氣得是七竅生煙,不過看在顧客是上帝的份上,也沒有太過表現出來,于是“好聲好氣”地說道:“如果這么小的一個外觀問題你也判定不合格,不能接受的話,那只能請貴司更資深、更專業的人來裁決了。這樣,你將此問題寫好書面材料交上來,看看你們老板怎么說吧。”說完后,轉身就走了,實在是不想看到這個人。
第二天,剛上班不久,就被總經理叫到了會議室,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數落,大意就是:這個客戶雖然要求高了一點,但總歸還是一個大客戶,是一個金主,怎么能隨便得罪呢?
見總經理說得口渴喝水的空檔,試探地插了一句話:“老板,你說的這些,我也知道,但那個質量監督的做法實在是太過分了吧?昨天那個外觀問題,老板你也覺得需要改進嗎?”
總經理喝完水,白了我一眼后,繼續說道:“就這點小事,還需要上報到我這里來?你們不會自己商量解決嗎?對方說什么就是什么?你們一點主觀意見都沒有嗎?一個小小的質量監督,對產品的了解程度,估計連車間的一個作業員都比不上,為什么能在那里指手劃腳?除了對方是我們大客戶的員工以外,主要還是質量監督對產品質量標準的理解更透徹,才顯得說得頭頭是道。如果要說對產品的制造工藝的了解,對方連你一半都不如,為啥你一個大質量科長說服不了對方?自己回去好好想想。”
片刻后,正當自己在思索總經理剛剛所說的話時,總經理又說話了。總經理:“還杵在這里干嘛,要想,自己回去慢慢想。”
02、總 結
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一般都是追求產量的后遺癥,而追求產量的目的是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降低成本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
A客戶我們第一次做,報價偏低,但客戶又想物美價廉、不愿放低質量要求,質量沖突就會慢慢冒頭。當然了,就算客戶漲價也不一定會解決產品質量問題,因為工廠想賺得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會一直處于博弈之中。再說,它們就是一對矛盾體。在設備一定的情況下,想要提高產量,必然會犧牲質量,反之亦然。
站在工廠的角度,在客戶能接受的質量范圍內,其產量當然是越高越好,目前的問題就是客戶無法接受現在工廠所提供的產品質量,怎么辦?
不斷的在產量和質量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在這個點上,既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能滿足工廠的生產需要(工廠要有錢賺才能生存)。
客戶質量監督員對自家的產品嚴格檢驗、要求高,這是工作負責的表現,而工廠犧牲質量提高產量的做法也無可厚非。所以,想要繼續合作下去,必將是長時間持續的博弈。
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