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量這條路上,我永遠是個學生!
文/楊柳
做數控車床操作工,工作12小時,工作強度大。加工零件幾乎都是10-20秒。一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裝夾。所以新招的工人流動率特高,有幾個工人招過來干兩小時就不干了。我是堅持下來了。新工人多,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一天時不時機床撞刀,且家常便飯。車間里面風氣倒還好,不是爭比技術,是爭比誰的裝夾速度快。一個零件從取下已加工好的,到用氣槍吹干凈鐵屑,再到把新的毛坯裝進夾具的時間,有人說他只要7秒,其他人就在試驗6秒,再有人破掉記錄,出現4秒新記錄。當時就互相比速度,比10個手指如何靈活配合做出連貫動作。
吃完飯,休息時間也不浪費,趕緊多干幾個,那時感覺做的多是自己炫耀的資本。有時,車間規定不能開無人車,我也不停。在吃飯前,裝一個工件在車床里,按啟動。等吃晚飯,打開機床門,看不見零件了,再找找由于車削過程中打滑,零件掉到排屑車里面了。
所以,這是我的錯誤方法,危險操作,大家不要模仿。
現在分析,當時大家爭多出產量,比裝夾速度,就是好勝心理。該臺企的晉升方法都是操作工----班長-----品管-----技術員-----科長。所以技術員都是質量好手,這對于公司的質量很有好處。現在有些企業技術員很牛,不懂質量,不站在質量角度考慮問題,可否借簽這樣的方法?
有一次,我加工產品,是車的散熱器的內孔,用百分表測量,只量一個方向,忽略了另外一方向的失圓因素,結果整班零件全部報廢,失圓8絲。事情鬧的很大。
我直接辭職。王科長,說年輕人這不全是你的責任,本身散熱器就薄,容易變形,我們的工裝不合理;另外整批報廢,我們的巡檢都沒有到位,都要負責;干機械行業,老師傅經驗就是從失敗教訓中得來的;我們公司給你提供這么多廢品的學費,你豈能離我們而去。
對于一個新人,聽到這樣的話,是始料未及的,真的感謝那位科長的話。作為新人,我一直以為自己做的零件不好肯定是自己的責任,如夾具不好,刀具易磨損造成的不良也都是工人自己運氣不好,自認倒霉。從這里,徹底打翻了我的觀念。沒有批評,更多的是激勵。但正是有這樣的領導的激勵,我工作格外努力,不斷學習,受到不斷的好評和稱贊。
后來一同事說,我們做數控車床生產出來的產品有毛刺。而加工中心這東西厲害,是數控行業最牛叉的設備,加工出來的產品就是沒有毛刺(后來知道這觀點是錯誤的),于是懷著無比的憧憬改行做加工中心。
于是從Y公司來到了T公司。
當時由于T公司急招人,而Y公司要半個月才能離職。于是有半個月白天在T公司上班,晚上在Y公司上班。這樣堅持了半個月。而T公司是我受益最大的公司。開始做操作工。拿到公司胸牌很高興,上面寫著崗位“加工中心操作工”,呵呵終于可以操作加工中心了。
剛進廠是由人事經理把我安排到加工中心車間甲班,把我交接給甲班班長,對我說,以后這位班長就是我的直接領導,有事直接向她匯報。現在想象這樣的匯報體系相當好,明確了直接上級。當時公司加工的是氣動扳手工具,公司只有5臺加工中心和1臺數控車床。當時的車間員工對數控車床都水平不高,于是當時的車間主任就讓我來操作數控車床。
新車間,大家都不懂,于是看我做數控車床,大家都很驚訝。車間主任是老板的女婿,是很帥的小伙子,也很滿意。當時有個很好的機會就是氣動扳手的客戶是世界500強企業,當時他們在中國找供應商,對供應商的門檻很低。他們急需零件,于是他們在金壇的分廠,全力指導我們的樣品開發,程序他們提供,刀具他們提供,量具他們提供,夾具他們提供,技術質量安排人來指導調試。這樣一切很順利。當時我負責的車床加工,有一個尺寸是一工序平面到二工序的孔的中心距,公差只有0.02,客戶是用二次元高度規測量。我們公司沒有這儀器,于是我和車間主任顧工調好一個就去金壇送檢,開車路程是1.5小時一趟。這樣一天跑了3個來回,跑了2天。后來我推薦顧工,利用千分表用杠桿原理也可以實現間接測量。于是手工制作檢具。拿一個零件,在客戶那里測好,寫好數據,做比較。這樣精度也很好。但這不是永久之計,于是買了二次元。
后面樣品通過,訂單來了,加緊生產。車間一切都很忙。每天出貨2次,上午1次,下午1次,出貨屬于現炒現賣的類型。當時有個全檢小組在檢驗。客戶對孔全部要求是通止規檢驗,一個產品,我們有時要用15-20個規,公差1絲8用通止規,公差50絲也是用通止規。但這種方法不見得不好,用通止規可以實現傻瓜檢驗,而且效率比卡尺快,且錯撿率低。
這中間就發生了一件事,我加工一直追求完美。每天品質部的日報表,我就希望我的質量永遠是100%,因為到新公司要留好印象。但是恰恰有一天我加工的刀片占鐵屑,加工出的孔,止規就是進了。怎么辦呢?我傷透了腦筋。雖然出現1件廢品不算什么,但是我追求的是100%合格,不允許一點瑕疵影響我在公司的發展。最終做了一件壞事,用一鐵棒把孔敲變形。這樣可以通規進,而止規不進。但是我這好事沒有得逞。第二天來了一新檢驗員,新檢驗員塞規水平差,于是他們班長教她用百分表檢驗。這樣我失圓很大的孔在百分表面前徹底暴露出來。當時的老板每天都看質量報表,于是幫我叫到他的總經理辦公室,跟我講這事情的后果,雖然你敲了下,看起來通規可以通,止規可以止,但已經是鴨蛋形狀了,客戶裝配的軸承勢必不牢靠,這樣出去的零件問題就大了;年輕人要虛心,要誠實,做質量要有耐心;這樣的事在家里發現挑出來都是小事,哪怕家里發現1000個挑出來,我老板損失80000元都沒有關系,但是發出去1個到客戶裝配出機,我都會為此付出幾十萬的賠償;這些還是可用金錢計算的,另外我們的質量在客戶中降低是無可估量的;所以年輕人一定要踏實。當時檢驗班貼一字幅, “質量不是一個文件,而是一個過程”,我看不懂,一直以為這話不通。現在才懂,意義深刻。”
在2個月后設備添到12臺加工中心,2臺數控車床。此時,老板分析了,我們是屬于鑄造廠的供應商,訂單是鑄造廠接了轉發我們,這樣受制約因素眾多。想生存必須跳過鑄造廠,由我們做客戶的第一供應商,而鑄造廠由我們找的下家。當時公司高層有兩種不同意見,一是跟客戶說我們自己開發鑄造供應商,第二種意見是,開發好毛坯,再向客戶提交申請。第一種意見的風險是,如果客戶不同意,方案就會夭折,況且客戶一般都不愿意輕易換原先穩定的毛坯鑄造商;第二種意見的風險是客戶會因為我們事先沒有打招呼,而反感,或者不成功,我們投入的開發費用只有自己吞。老板說,堅持第二種方案,看不到新開發的毛坯樣品,客戶又怎么會對我們的開發能力有信心,又怎么會給我們開發的機會;只有等開發成功的時候,選擇恰當機會提交我們方案并遞上我們的開發樣品,才有成功的機會,這方案不能等,立即啟動。于是背著上家毛坯鑄造廠,開始找我們的毛坯鑄造外協,為了方案順利,我們同時開發了三家外協,在不斷改進和篩選中,終于成功鑄造出優良毛坯。而老板一直關注毛坯的鑄造,質量標準很嚴,他說這是公司發展轉折的戰略,必須重視,一點馬虎都能讓我們失去這大好機遇。當我們把完美的開發樣品呈現在客戶手中時,客戶很滿意。而且以前毛坯鑄造廠,屬于保守類型;只愿做老產品,有些新產品不愿投入開發。于是客戶問我們是否有興趣去開發285新項目。老板樂壞了,欣然接受。這樣我們就成功搶奪到第一供應商位置,并接下一系列樣品開發任務。
285系列樣品開發啟動,公司組織結構調整。原車間主任,調入技術部,管理技術開發;車間一比較優秀的班長,提升做車間主任;我從數控車床改做加工中心,并由于聰明好學,很快作車間調試。
但是我做技術調試,沒有樂呵幾天,發生了一件事,從此我的工作生涯發生大變化。質量經理決定在車間里選拔,最后相中我,說對我最滿意。我說我沒有做班長的經驗,比起質量還是愿意在車間做產品調試,把自己的技術練好,“一技在手,吃飯不愁”。質量經理說,你是我比較看好的人,你需要不能一直做技術,要學習做管理,這樣對你的人生有好處,沒有做過的可以去嘗試著去做,我相信一年后你會感謝我今天把你提拔出來,把你引進管理之門。我說,那我試試吧。
就這樣我進入質量生涯。那時部門結構是,一經理,下面就是我一班長指揮一幫檢驗員。檢驗工作安排,出貨檢驗,外協毛坯問題反饋,現場過程檢查都是我安排。常常忙了這個,忘了那個,一天工作特別忙。于是質量經理教我如何疏通理順,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那時開始學習質量,讓經理給我看質量宣傳漫畫,感覺里面的話太經典,我張貼出來,和檢驗員一起學習。處于質量知識饑渴狀態,感覺都是好東西。后來接觸公司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寫的太好了,后來才發現這些都是根據質量體系編寫。那時對一個質量新手來說,質量體系文件真的太強大了,很全面,公司許多文件都能在上面找得到,才明白,這就是體系,這就是框架,這就是系統。于是惡補。
285這1個系列有6套產品,樣品開發很成功,訂單很大。公司繼續新購機器到30臺。我們公司對質量確實要求高,也很重視。這主要來源于老板和高層。生產技術質量的經理說都是老板的左膀右臂加心頭肉。但是公司上下都知道,我們質量經理是最得寵的。我現在總結出一句話,質量經理在老板心中的分量就是質量是公司老總心中的分量,對質量經理的重視就是對公司質量的重視。我們質量經理在公司待遇是最好的。鐵三角有什么意見不統一爭執,老板過來會站在質量這一方,說生產肯定考慮生產任務重,技術肯定考慮技術難突破想打折,而質量永遠站全局上看問題,所以按質量經理的方案標準執行。
老板很支持質量檢驗員的拔高檢驗,認為提高標準,加嚴檢查,才能把車間工人訓練有素。有的尺寸超差0.002mm,也不會讓步接收。當時生產部很有意見,并向老板投訴,說孔徑大0.002mm,對裝配沒有影響,質量部一幫家伙只知道按標準規格,對產品特性一點不懂,這樣報廢太可惜,就是在浪費公司的錢。質量經理對老板說,超差0.002能放行,那么以后超差0.004肯定也會放行,因為在超差0.002的讓步基礎上又多超差0.002而已,這樣長期以往,質量標準無法抓;生產部也知道報廢可惜,那么應該把投訴我的精力花在如何制造不超差零件上;質量不能求情,不讓他們心痛,就做不好質量。老板認可。車間各級通過此事也知道質量一幫人都是鐵公雞,還是老老實實做合格品,果然質量大好。
我期間開始接觸質量工具,感覺很深奧,認為全部學會并會用需要花幾年時間,于是邊學邊用,力求學一個,就實踐一個,把學的用到日常工作中。并把這些講解給檢驗員,其實當時我真的不是出于幫檢驗員培訓的目的,因為我幫檢驗員培訓這些質量工具,質量方法的同時就是給自己復習并加深印象的過程。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不是最好的,就是通過這樣幫檢驗員培訓來訓練自己。培訓老師不是好做的,課上1小時,課下10小時甚至還不止,我就是這樣強逼自己的。連自己都不熟透,又怎么能培訓別人,而且怎么能解答被培訓者的疑難提問。所以培訓別人也是一種自己學習的好方法。
美國總部到中國金壇分廠,看分區供應商的質量排名,我們公司是第一。于是訪問我們公司,并下達60種樣品直接出口美國。由于一下子這么多樣品,美國總部不是很放心。于是在我們樣品開發過程中,派一質量主管來我們公司一周。而質量陪同,就是我。老外質量員工作起來很認真,很嚴謹,陪同他一起工作,在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每次合作完,都主動握手,毛很長。翻譯出去有事,就對我說,小周啊,你和他交流吧。我就用我不熟練的英文和他交流。一周的工作是很忙碌的,他要在一周驗收我們60種樣品,我和他的工作都很忙。剛開始不是很順利,以為準備的很充分,在他面前還是準備的不充分,于是他教我如何計劃周全,如何預案,如何有效率。有的樣品是已完成的,有的沒有完成,必須在他這一周內驗收完。于是晚上加班跟蹤車間樣品開發情況,有一次連續加通宵一天一夜沒有睡覺,第二天白天還要陪他驗收,等于36小時沒有睡覺,樣品驗收美國質量員很滿意,中午酒店吃飯老板跟他提起這事,他連敬我三杯啤酒,說他唯一會的兩句中國話,“謝謝”“干杯”。合作幾天,學習很多,這是平時學不來的。而他對我贊賞尤嘉,但是他懷疑起我了。他私下問翻譯,我是不是公司真正的員工,如此出色,是不是為了配合60種樣品驗收,特意從別的單位請過來,借過來的。他此行很滿意,臨行和我拍照留影,鼻子有點酸。
這里還有一件事,他們一個高難度產品棘輪外環給金壇分廠做,而金壇分廠給我們做。金壇給美國總部匯報說,我們做不好。他曾經在金壇分廠看到我們的棘輪外環樣品,于是打電話向他美國上司匯報說我們公司有棘輪外環的開發能力。棘輪外環要求高,很復雜,他們找很多供應商都開發失敗,他建議我們申請專利。我們的棘輪外環樣品寄美國,確認合格。于是下2000件訂單,海運。該零件確實加工難度大,每日產量不高,到交貨期完不成,于是老板說海運改成空運,成本增加很多哪怕不賺錢都是次要的,但可以把時間彌補上去,讓美國客戶準時拿到貨。但是加工實在慢,分兩步走,繼續按原方法加工同時技術部尋找更好方案。這樣到需要空運的時間,還是沒有做出2000只。而且中途被質量部檢查出一部分次品,大家都為訂單完不成擔心,考慮是否有細微瑕疵的放進去。老板說,不管訂單多十萬火急,質量不要絲毫動搖,繼續按原質量高標準執行;美國派了質量員JIM當時給我們擔保說我們有能力做好,也是看到的是我們的高質量棘輪外環,我們這次怎么能把次品給人家。這樣又過了一個月,還是沒有完成2000件。老外說,你們加工實在太慢,訂單取消。而此時我們加工還差500件,一天加工不了20個。美國客戶都說取消訂單了,大家問老板,是否停止加工。老板說,不,繼續加工完。這樣又過了一個月, 終于2000個全部完成,而且都是精品。老板把這2000件棘輪外環空運給美國,說這2000件零件因為耽誤時間,是我們不對,很抱歉。現在才加工完成,特將這2000件零件發給你們,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這是我對不起你們,而給你們送的禮物;你們用用看,好用就用,不好用就當廢鐵賣掉。最后美國客戶收到我們零件,很感動,產品質量讓他們很滿意。當然支付了費用。這成為一段佳話。
公司業務蒸蒸日上,并新建標準廠房,加工中心添置到100臺,數控車床30臺,有自己的鑄造線。我提升到質量主管,質量隊伍也壯大了。公司管理也得到提升,并不斷組織培訓,我始終學習著。老板是個有魄力的人,60歲了還在學習,也開始學習質量,并經常拉我去談“過程控制”。他經常把“過程控制”掛嘴邊。美國波音公司,看中我們,讓我們做飛機配件,這過程又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通過了航空體系。波音領導視察,吃飯中講了一句話“不知道的要想到,想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做好”,老板讓人當場拿筆記下來,第二天全公司每個車間辦公室的墻上都有這句話的醒目標語。我們的波音飛機配件訂單后來也做的很大。
一切都那么好,按理說,我不應該離開。此時我下面一外協供應商老板,找到我,讓我跟他一起革命。供應商Q公司此時只有4臺加工中心,1臺數控車床,我想到和我剛進T公司一樣的場景,一樣的起點,于是在大家的不解中離開T公司,來到現在的Q公司。對于我來說,可能更喜歡實現成功的那個過程。而現在的Q公司通過幾年努力,設備也33臺,客戶方面也贏得不少好的質量口碑,離原T公司還有很大距離,我還需繼續努力。
這就是我的質量之路。在質量這條路上,我永遠是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