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倒底是無知犯的錯,還是無能犯的錯?
文/三哥
質量,不管是對于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做品質管理的最大的難點可能就是:生產中的不確定性。
所謂不確定性,就是導致生產異常的各類因素。人機料法環測,每一項都有一大堆的因素,已知的、未知的、可控的、不可控的、來影響產品最終的質量。
供應商質量常常會出錯,自身內部的質量亦常常出錯。所謂過錯,分為“無知之錯”和“無能之錯”。
無知之錯,就是指以前沒見過,在目前的認知中,無法提前預知,毫無征兆地出現的問題,是難以避免的。
無能之錯,則是指粗心大意造成的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開發、認知新的原因和措施就是針對“無知之錯”。生產中也時常會出現一些“突然”的異常問題,超出檢驗員的水準和認知。
對于此類問題,領導切不可隨意責備檢驗員。而是應該運用更科學的辦法,來培訓檢驗員。問題不可怕,面對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才可怕。先進的檢驗工具和手法,更科學的抽樣統計方法有助于解決此類“無知之錯”。
建立龐大的案例庫就是在解決“無能之錯”。無能之錯是可以減少和避免的。而這才是精力應該放置的地方!相比于“無知之錯”的無能為力,“無能之錯”更像是檢驗檢驗員是否合格的關鍵因素。
看錯文件,記錯數據,發錯流程這些低級錯誤,生產人員可以犯,品質人員不可以。而如何收集案例,建立一個大的數據庫,這就需要平時的積累。
主要是兩個難點:
一是,規范的描述和記錄。
二是,有序的整理和匯總。
第一點,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面對同樣的問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描述,側重點就會不同。做領導的應該規范描述和記錄的樣式,建立規定的模板。
第二點,雖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也需要憑借風的力量。同樣的,一個案例不足以說明什么,一百個案例就可以分析出很多問題。物料、設備、人員、操作手法占的比重就能一目了然。
質量管理就像是概率統計。小概率事件一般不會發生,發生了也無太大的意義。
而經常性的事件,才是品質人員應該注意的重點。這就好比是考試,簡單的基礎題我能拿80分,最后的難題即便不做,成績也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