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防患于未然”,有人卻嫌你小題大作,怎么辦?
文/三哥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1. 一個“防患于未然”的建議
有讀者跟我講了一件事:
他是某企業的售后工程師,因為下游的客戶事關民生,產品一旦出了問題后,一個團隊就需要火速趕往客戶現場,忙得焦頭爛額,常常連續24小時合不上眼,最后還要被客戶罵,公司信譽也受損。
不過,他在與客戶的交流中發現,這些大問題出現之前,幾乎都有一些類似的前兆,如果當時與客戶溝通,一個工程師當場就能解決。
因此,他向部門經理提議,這種事件應該防患于未然,可以讓客服部主動定期電話回訪客戶,發現有問題的跡象,當時就派人過去排查。
部門經理把他表揚了一番后,結果沒有任何后續行動。今天他剛剛經歷了一次事故處理,晚上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會這樣?上司也是從基層提上來的內行專家,明明有更好的業務流程,還是要堅持老辦法,他的上司是不是不稱職?這家公司是不是沒救了?
這位讀者提出了一個“防患于未然”的方案,卻沒有得到任何響應,如果他說的完全屬實,這就是一個體現大體系運作的某些特點的典型案例,在模糊了一些行業公司背景后,我特意拿出來解剖一下這個現象。
大家可以先想一想,如果你是這個部門經理,如果這個建議本身也是合理的,你會接受這個建議嗎?
2. 為什么所有人都不滿意
如果是一家中小型的企業,這個建議很快會被管理層采納,它并不復雜,而且效果一眼可見,就算考慮成本的問題,也可以在部分客戶上先試行。
但如果是一家部門眾多,業務繁雜的大公司,實行嚴格的KPI考核(或者OKR,隨便你叫什么啦),那結果很可能如這位讀者反饋的那樣。
不妨來分析一下這個建議的流程,對哪些部門有影響,首先是客服部門要增加回訪的內容和頻次。
KPI的設計雖然復雜,但每個部門總有一個“聚焦點”,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只要做好它,至少完成60~80%的考核目標。
客服部門的核心動作是等客戶“上門”,然后快速分派給相關人員處理的部門,其“聚焦點”一般是這類客戶的滿意度,無論是提高響應速度,簡化反饋流程,還是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都是圍繞“客戶滿意度”的提升來進行。
所以,客戶回訪并非核心工作的一部分,它通常是出于公司內控的要求,對于客戶而言,甚至是一種打擾。
這個部門最大的矛盾是,如何在有限的人員和剛性的預算范圍內,解決無窮無盡的其他部門造成的問題。
那么按照這個新流程,客服人員要占用核心業務的時間和人力資源,投入到非核心業務,自然沒有這個意愿。
不過,客服部門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問題,因為無非是增加了幾次回訪,或者在已有的回訪中加幾個問題。既然工作可量化,如果公司要求實施,反而可以借機突破部門預算的硬約束,很多客服部門的經理對此反而求之不得。
真正的阻力反而更可能出自于這位工程師所在的售后技術支持部門。
在一個龐大的體系中,體現一個部門重要性的,無非是這個部門能創造多少利潤、掌握多大的預算,還有——某些時刻,別人有多么需要你。
最后一點實際上是緊急性,從管理學的角度上說,緊急性不等于重要性,會議馬上要開了,材料還沒有打印好,打印機又壞了,這就是典型的緊急而不重要。但在大部分人的觀感體驗中,緊急性跟重要性是劃等號的。
事實上,作為一個既不創造利潤,也不掌握預算的部門,售后技術支持部門的重要性正是通過緊急事務的處理來體現的。出了事,你是牛逼哄哄的工程師,沒事的時候,你就一修電腦的。
如果按新的流程,工程師的出差量大大增加,但解決的都是小事,所以,從公司的角度看,部門的預算大大增加,但重要性(其實是緊急性)卻大大下降了。嗯,部門裁員風險系數急升。
從部門員工的角度看,滿意度也未必提升,出差更頻繁了,可相當一部分并沒有什么問題。相比之下,之前雖然忙得焦頭爛額,可大家都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客戶也會把你當成“大救星”,完成工作之后的成就感很高。當然,客戶滿意度下降,下次再也不買你的產品了,但這是公司的事,是業務部門的問題,反而客戶對自己的滿意度提升了,之前還有過客戶把售后工程師高薪挖過去的事情。
那么客戶的滿意度會提升嗎?大概率也不會,新的流程下,工程師處理的都是“小問題”,客戶根本不知道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會造成多大的后果,自然滿意度也不會提升,反而會覺得你們的回訪太頻繁了,打擾了我們的正常工作。
分析到這兒,如果你是售后技術支持部門的經理,你的選擇是什么呢?
我猜很多讀者會將這種現象總結為“官僚主義”,但這種大而化之上升為道德批判的做法,雖然痛快,卻不解決實質性問題。
之所以說大公司更可能造成這樣的結果,因為大系統都是以部門(或產品線)為單位分頭運作,每一個部門只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內部目標就行了;至于負責協調各部門的高管,其視野更多聚焦于核心戰略,而非具體業務流程,只要不出大的問題,一個有漏洞但有序的系統,總比職責不清的系統好吧?
我在上一篇文章《不充分的均衡:如何找到撿錢的機會》中說到“系統性均衡”的概念:一個能運行的系統,必然是各方形成均衡的系統,但均衡不代表有效率。如果讀這篇文章的讀者是某大公司的高管,我幾乎可以肯定,你的員工也發現過類似的問題,但出于上述的原因,只會發發牢騷。
那么,這個系統性的問題有沒有解決的可能呢?
3. 誰來解決“尚未發生的問題”
大家還記得《扁鵲見蔡桓公》這篇課文嗎?
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的時候,說“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蔡桓公很不高興地說自己沒病,等扁鵲走了,蔡桓公說了一句古今通用的話“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因為醫生常常充當了“烏鴉嘴”,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醫生隨便說話,蔡桓公這句話算是客氣的,我猜下面的人已經開始上書了:“身為醫生,不好好看病,枉議政治,分明是秦國的帶路黨”,所以后來蔡桓公一死,扁鵲真的跑到秦國去了。
真正的好醫生,應該告訴人們如何不生病,如何改掉那些可能導致大病的壞習慣,但人們感謝的,往往是那些在你生了大病后,幫你治好的“神醫”。
如果你是醫生,你選擇做哪一種醫生呢?
所以,“防患于未然”這類事,不能讓下面的人去做,原因有三:
第一,它不明確,基層員工沒有權限,容易被人說閑話;
第二,它不緊急,沒有動力;
第三,它的解決方案不確定,基層員工承擔的風險太大。
但“防患于未然”,大部分高管也做不了,因為它“治”的是“未來的病”,比治現在的病更需要有豐富的業務經驗,還要了解系統的實際運作情況。
這正是難點所在,專業人員看得到問題,也能解決問題,但沒有權限和協調能力,高管有權限和協調能力,但看不到問題,也無法解決問題。
前一節也說了,企業的中層經理既有專業也有權限,但他們出于利益考慮,往往不愿意去解決“尚未發生的問題”。
所以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沒辦法靠任何一個部門或人的力量去解決,只能通過系統性的方法去解決,其中容易想到的,是建立激勵機制,廣開言路,鼓勵基層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建立相應的負責人制度。
不過,很多公司也喜歡搞這種“征集合理化建議”的活動,結果往往淪為形式,原因何在呢?
4. 為什么你得不到合理化建議?
一家大公司的各項制度都是長期實踐后沉淀下來的,它們不一定最合理,但大部分都是有效的,因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的業務流程改進需要,并不常見。
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員工,既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又剛好看到了問題所在,并能系統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大部分員工并不具備這個能力。
如果一家公司公開鼓勵員工對現有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議,可以想象,高層們收到的大部分是以下兩類建議:
第一類是大而無當的高層戰略,比如什么“公司未來十年規劃萬言書”
第二類是對現有制度的強調,比如什么“趕快頒布禁止陪酒令,請老板立即回復”
往往越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員工,越喜歡提這兩種建議。
合理化建議,只能是發現了什么就說什么,不能“直接懸賞”,管理層會被無用的信息淹沒,還會讓中層經理更尷尬。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高層利用工作碎片時間,直接與基層員工進行日常溝通,場合不要太正式,茶歇、午餐、會議間隙、電梯間,等等,目的性也別太強,以閑聊為主,也別指望員工給出具體解決方案,更多是了解情況,然后將你覺得重要的問題留給中層經理去形成一個可執行的方案。
我們需要一個“廣開言路”的企業文化,但不需要一個繞開系統的“激勵機制”,激勵不是萬能的,體系化管理還是企業的核心。
當然,這里設想的是一個很理想的企業高管,但回到現實,比如開頭的那位基層員工如果并沒有遇到這樣的企業,那應該怎么辦呢?
5. 好方案需要好時機
首先,必須肯定,你確實可以跟上司提出完整的解決方案,但不要越級,更不應摻雜個人訴求。
只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前面的分析已經告訴你了,如果一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就是人人都繞開它,那么十有八九它是系統性的問題,可能有無數的人看到,也曾有人嘗試解決,最后都無功而返。
你還有更好的時機,就是當此事造成重大損失,公司的高層開始不得不關注解決方案的時候,此時提出,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時機。
可能有讀者認為,這個思路已經有點“辦公室政治”的味道了。但如果從善意的一面去理解,開頭那位讀者的部門經理之所以擱置建議,可能也在等待一個更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時機。
在大企業運作中,高管層常常有一些不切實際的經營戰略,相比之下,中層經理往往更了解業務執行中的實際問題 ,但最好的方法不是指出“尚未出現的問題”,而是采用“不爭論,先落實,不搶頭”的務實態度,盡量將問題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等到那些執行得比較激進的部門出現大的危機后,大家已經對問題有了共識之后,再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那時就是順水推舟了。
所以,你也并非無事可做,你首先要做好你自己份內的工作,不管它是不是有效率;你其次可以成為一個觀察者和思考者,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能系統性思考解決方案的員工,都是優秀的員工,當你晉升到可以處理此類事件的位置上時,你可以比你的上司和老板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