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品質管理這碗飯,超級難吃!
文/鳳巢
話說做質量管理這么些年,沒有少流淚而且還都是心酸淚!
01
第一滴:面對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抉擇
工廠運作,產品成型、說白了就像是一個媽媽生的一對雙胞胎,總是有那么一點點模棱兩可的東西等著你抉擇,
都說產品可以跟著樣品走,文字標準走,但是真正現場管理。
考慮的不僅僅是自身品質的標準,還有就是成本,但凡遇到這種情況。生產,品質承擔出貨風險,不生產,生產部門給你掛上一個膽小的頭銜。
好吧,做吧做吧,不出問題,萬事大吉,出了問題,你溝通能力有問題,反正就是你品質不是專業評估能力差,就是溝通能力差。
有幾次出差,咱就接到指令,搞不定,莫要回來了。這個時候,除了挖苦腦殼想緊急預案,就只能軟磨硬泡磨嘴上功夫了。
02
第二滴:如何面對前期工程不謹慎挖下的坑?
注塑這東西,就好比小時候捏泥人,土疙瘩就是塑膠原料,水進去就是塑膠從固態到液態成型的過程,新模具就像是新媳婦進門,各種適應。
各種不同的磨難等著你就像是,婆媳關系,姑婆關系一樣。復雜又鬧心。經過幾年的基礎管理得出一個血的教訓,注塑品質不容易呀。
接受樣板,如果樣板本身存在缺陷,你反饋出來吧,得罪工程,得罪品質前期,不反饋出來吧,一個不注意就被人家挖的坑摔個稀碎。
曾經有過一個經歷,就是一次不謹慎參樣生產,結果出批量異常了。領導的反應是啥?你的專業評估能力在那里?
好吧,你竟無力反駁。就像我老總上周批斗我的,工程給啥你做啥,你咋不去管工程?等等,你也木有給我權限呀?
好在我過后想想,老總教訓的是,你是一線管理,對不利于生產效率和公司利益的時候,提出來也是你的職責。
03
第三滴:對待生產到底該不該狠心一點?
大廠做習慣了,突然換小廠,很多流程化,標準作業化,都不能夠有效實施。
這樣就出現一個什么問題,品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還是品質。就是自己退貨自己返工。
這個現象到底好還是不好,好的是,出貨有保障了,不好的是生產慣的找不到北了。你們說,品質苦不苦?
04
第四滴:到底是老板的話重要還是客戶的話重要?或者說是公司的利益重要還是客戶的利益重要?
想想都頭疼,因為這個問題我是最近才反應過來,很多時候,公司本身有公司的難處,品質作為客戶的對接窗口,說話做事都得謹慎。
話說工資是公司發的,但是公司的顏面是品質打造。
有些時候,在內部推動艱難困苦的時候,出了問題,客戶找上門,咱能做什么?
打掉牙,吞肚子里,不能流露出來這個東西是知道的,是有余地的,不是不可逆轉的,是自身部門監控漏洞的。
對內要立場堅定,樹敵萬千對外要趕赴沙場,不卑不亢寶寶容易嘛?
組織考察你的時候來了,因為我這個人有時候神經太過大條,太把客戶當回事,而忽略了把客戶當回事的同時也要能夠圓滑的處理好內部的和諧關系。
05
第五滴:對待供應商要比對待客戶更要好話說對待客戶要尊重,那為啥對待供應商要比對待客戶還要好?
因為客戶是上帝,供應商是兄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供應商是協助你完成你的最終目標。
這些都是老板給灌輸的理念,今年就因為對待供應商態度不佳,再加上為了達到品質標準而退貨多,有時候出現一批二批,
抽檢不良很多,實際返工不多的現象供應商就會反應給老板,你們品質過剩了,我的解釋是什么呢?我們也會遇見這樣的情況,
返工幾大萬,實際比例很低,但是我們不找人家抱怨。
得到老板的答復是,我們不能用我們客戶的方式對待我們的供應商,這樣的話、和我們合作的人會非常難做。
好吧,當時不理解,過后想想挺有道理,因為每個公司面對不一樣的供應商,都應該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換位思考供應商的難處,多提高自己品質部門的檢驗方式,減少品質過剩的頻率,那么供應商穩定了,我們的品質自然穩定了。
06
第六滴:如何給生產施加壓力,要求生產員工提高自檢能力?
做注塑行業這么多年,發現一個現象,員工素質在整體下降,年齡逐步老齡化。
從最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當時一線品質,最多的時候一個人可以看十五六臺機,不怎么出問題,到現在,正常都是一個人看十臺機,異常頻頻發生。
從異常70%由員工發現到現在異常只能依靠品質發現。
為什么呢?
以前的珠三角是企業選員工,現在的是員工選企業,2017,我看到同行很多的老板階層都在朋友圈招員工。
注塑工廠,夏天大部分公司都是木有空調的,大家伙上班都是汗流浹背,所以人員年齡小一點的都吃不了這份苦。
能夠招進來的人,只能是年齡大,視力差,對待產品的缺陷教了也不懂,溝了也不通的情況。
再加上,人工費用逐步提高,一個作業員,之前在行業內都是做一臺機,現在都是一個多用,一個人,一雙手,一雙眼,
自動化的機臺多,一個人操作機臺機,根本沒有投入過多的時間放在自檢環節。
靠什么?
當然是靠品質巡檢發現,但是品質巡檢歸巡檢,畢竟不是全檢,問題自然就多。
苦呀,腫么辦?只能培訓了,拉著員工培訓,試圖減少客訴。
但是經過培訓,員工也吸收,客訴會好一點,但是不能完全杜絕。說多都是淚,好吧。
我們要怎么樣做才能做好以下幾點?
1.如何讓年齡大的員工提高自檢能力?
2.如何讓前期換位思考現場制程的生產可量產性?
3.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如果內部不能做到客戶的要求,能說實話嗎?
4.如何在出現客訴的時候,生產的第一反應就是,咱們如何一起解決問題,不是你們為啥沒有看到?
5.如何在新項目磨合期讓項目積極主動的配合生產提前規避量產隱患?
6.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對待下屬越來罵的越少,為啥看貨越來越讓人揪心,是領導力不夠,還是管理的方法出了問題?
回首來時路
以罰代管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用心對待的結果和期待相差甚遠。
話說咋覺得2020,品質管理這碗飯,超級難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