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實行“新計劃經濟”
所謂“新計劃經濟”時代,即:所有的生產都會按照消費需求進行,未來的每一件產品,在生產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費者是誰,并且知道這件產品的標準是怎么樣的。而生產商之間比拼的不再是價格,而是誰能最先對接到消費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費者需求的精準程度。此時,不會有庫存,也不會有惡性競爭,行業更進一步細分化,新的供應關系正在形成!
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簡單五個字,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五個字的分量,它透露的信號很重大,顯示高層的經濟判斷和治理思路出現調整。
當下中國消費品供需正面臨著不可忽視的結構性失衡。“供需錯位”已然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大路障。過剩產能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大包袱。產能過剩企業會占據大量資源,使得人力、資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新經濟的發展。
習近平的原話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供給側改革,要從生產、供給端入手。僵尸企業的普遍存在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吸血鬼,一方面,傳統的中低端消費品供給嚴重過剩,如衣服鞋帽玩具等消化不了,價格持續下滑;而另一方面,高品質消費品供給不足,中國居民在海外瘋狂掃貨,馬桶蓋也要奔赴日本購買。
那么這背后深層次的邏輯是什么呢?請看我的分析:
在經濟里有兩大活動:生產和消費。
當生產和消費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整個社會就會往前推進,經濟健康增長。相反,當生產和消費脫節,一方跟不上另一方,就會出現經濟停滯增長,即:經濟危機到來。
先縱觀一下中國的發展歷程,我們先后經歷了: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兩個階段。
在計劃經濟階段,我們實行的是“按計劃生產、按計劃消費”;這個時候永遠不會發生經濟危機,但是由于一切都是計劃好的,所有大家也沒有什么生產積極性,經濟發展水平太低。
點評:在市場經濟階段,我們實行的按意愿生產,按利潤分配;此時,由于“生產”的權力是開放的,如果一種“產品”被需要,就會有人“生產”,而且不會被限制,這樣同種產品的生產商就產生了競爭。而且生產商為了追求利潤,不斷擴大生產,當產品數量超過了消費需求量之后,產品就會過剩。
按照中國的發展路線,當我們生產力高度繁榮之后,會進入共產主義階段,屆時,所有的生產都是有序的,不會再有產品過剩,而且會實行按需分配,也就是說:你需要什么就給你什么。那么這個理想究竟是怎么實現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按需分配”的前一個階段:按需生產。所謂按需生產,其實是中國后市場經濟時代的產物,而我們接下來將逐漸進入到這個階段!
在傳統的生產方式里,產品是生產者說的算,消費者只需要根據自己需求決定買或者不買。而以互聯網+、工業4.0為代表的生產技術的革新,引起了一場“消費關系”的大解放,未來的消費關系是:消費者需要什么,生產者就得生產什么,這是一個逆向生產的過程。整個社會的供應關系被摧毀重建。
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深入到制造業與互聯網的高度融合,誕生出C2F(顧客對工廠,簡稱客廠)模式。這也是工業4.0的本質,工業4.0將在未來實現工廠、消費者、產品、信息數據的互聯,最終實現萬物互聯,從而重構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詳情請參考我的上一本書《工業4.0大革命》),即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手段,使工廠實現定制化生產(按需生產)的過程,從而實行從消費需求---工廠制造---后續服務的一體化。
C2F模式是B2C商城網站與移動社交高度的融合,由品牌商和用戶通過互聯網和技術直接溝通的一體化產銷的模式。
而現在的工廠大多按銷售商的要求進行生產,并沒有深入了解、統計、整合、消費者的需求。這時消費者需求、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的流程是分離的,生產的只管生產,不知消費者需求,制造工廠關心的是訂單的批量和規模。而搞貿易和銷售的不搞生產,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小批量和個性化要求。
按銷售商預估的產品進行生產,就不可避免的產生的庫存和壓貨,而庫存和壓貨是吞噬廠商利潤的黑洞,也是商品價格難以下降的攔路虎。壓貨和庫存是利潤的天敵,中國零售商品的零售價往往是成本的5倍,眼鏡、珠寶、奢侈品零售價往往是成本的百倍,如此巨大的價格差異就是層層庫存、壓貨加價和終端零售成本高昂造成的。
并且生產商也只會根據自己預估的大眾需求去設計產品,不會關心小眾的個性化需求,因為制造業的是靠批量個規模取勝,批量越大,開模的成本就越低。
而甩掉銷售商的中間環節,直接面對最終客戶是C2F的內核之一,制造廠商可以通過建立商城,把產品直接賣給最終消費者,在培養商城的成交量的同時漸漸的干掉貿易銷售中介,不再由銷售商握住銷售終端。
當然,有實力、有遠見的銷售商也在反擊,他們通過自建商城完成終端銷售,通過大數據和物聯網改進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然后再向生產商輸出自己的需求數據,而此時生產商又不得不通過他們的商城獲取消費者的需求,實際上近年來崛起了大量的細分行業商城大多是銷售商做的。
“如果說過去十年屬于互聯網企業,未來十年屬于成功轉型的傳統企業,傳統企業會因為互聯網而發生裂變、重構,帶來創新。消費數據會決定工廠生產什么,而不是工廠生產什么、消費決定什么。
在以前,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靠政府投資,投資即擴大“生產”,這是推著走。此時,中國經濟的供應鏈重心在生產者,在后端。
而以后,中國經濟的增長必須靠人們消費,刺激人們去“消費”,這是拉著走。此時,中國經濟的供應鏈重點在消費者,在前端。
因此,中國經濟的供應關系也發生了大逆轉。同時,我們的生產、營銷、渠道和盈利模式都變化了,也就是說傳統的消費理論和經驗都統統失效了!未來三十年是中國制造的巨大機會,中國未來制造業的變革不是今天簡單意義的制造,未來的制造必須以需求和定制為基礎的創造,是智慧的制造。比如未來海爾的冰箱什么時候生產、生產多少滿足需求可以算出來。
從“三架馬車”到“供給側改革”,這種話語變化勾勒出中國經濟的演變,消費在國民經濟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對供給側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倒逼壓力之下,“供給側改革”的效果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轉型能夠平穩落地。
點評:中國也將進入一個“新計劃經濟”時代,即:所有的生產都會按照消費需求進行,未來的每一件產品,在生產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費者是誰,并且知道這件產品的標準是怎么樣的。而生產商之間比拼的不再是價格,而是誰能最先對接到消費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費者需求的精準程度。此時,不會有庫存,也不會有惡性競爭,行業更進一步細分化,新的供應關系正在形成!
消費商的誕生
這種嶄新的“消費關系”還將誕生一個新的群體:消費商。
首先,消費者和生產者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轉化的。假如你是一名服裝廠的工人,那么你就是一名生產者,你的產品是服裝。但是當你去餐廳吃飯,你就變成了消費者,這時餐廳的廚師是生產者,但是廚師也需要穿衣服,他需要購買服裝,所以他同時也是你的一名消費者。
所以:每一個人在服務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服務。這就是生產和消費的不斷轉化,生產力就是這樣創造而來。
那么,什么是“消費商”?
今后的消費關系里主要有三方關系構成,分別是:
1、生產商是指:經營生產環節,以生產產品為核心的,比如工廠。
2、流通商是指:經營產品的流通環節,以渠道為核心的,比如快遞公司。
3、消費商是指:經營消費者的環節,以引導消費者購買為核心,比如自媒體、網絡大V、明星、網絡紅人、模特。
消費商的概念在中國才剛剛推出,在國外有一個相似的概念,翻譯到中國叫“生產消費者”,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
一直以來只有生產者賺錢,消費者花錢,如果消費者也想賺錢,想參與商業利潤的分配!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時代發展到今天,消費終于進入革命式變化時代,消費者終于也可以參與商品利潤的分配了。只需要改變一下思維,做資源的整合者,找到更多優惠的消費渠道,找到更多迷茫的消費者,就可以做一個消費商成就自己的經營夢想!
消費商首先也是一個商業主體,作為一個全新的商業主體,一定有著他獨特之處。
1、消費商主導的是“花本來就該花的錢,賺本來賺不到的錢”,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利潤分配規則。
2、消費商不需要大投資,沒有員工,也不需要管理,是零風險的一個商業主體。
3、消費商只是在做一種(省錢+賺錢)機會的傳播者,不負責具體的經營是最佳的財富自由的經營者。
4、消費商是一個最輕資產的商業模式。
5、消費商可以是第一職業,也可以是第二職業。
6、消費商帶來的是一種消費革命,讓消費者也參與了利潤分配,讓更多人成為消費商,分配更加合理。
7、消費商將成為銷售的關鍵主體,優越于原來的店鋪,是互聯網時代的最佳互補。
點評:消費商是市場進入新經濟下產生的一種新的商業主體身份,在消費商之前曾出現有經典的傳統經銷商,后來出現直銷模式產生消費商,進入電子商務時代產生網商,每一個時代新身份的產生適合不同人群發展,同樣都實現了不同層面人的成就。
經銷商很顯然是經營市場的人,需要大資金運作;消費商只需要體驗產品,同時把使用產品的效果分享給更多的人,不需要運作資金。
消費商時代
在農業經濟時代,經濟活動以土地為核心,地主掌握著大量財富;
在工業經濟時代,經濟活動以產品為核心,企業家成為人們羨慕的對象;
在后工業經濟時代,經濟活動以渠道為核心,經銷商則成為最風光的人物。
那么,如今進入信息經濟時代,消費商將成為時代的寵兒!
當前,凡是正當經商的人,都深深體會到生意越來越難做。生產的產品無論好與差,實在是太多了,有的達到泛濫的地步,要想把好產品銷售出去,真的很困難。因為產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這個流通環節的經營也非常艱辛,競爭已超出想象,一個產品如果創出了知名度,就會有冒牌出現,最終受傷害的是生產商和消費者。
經濟活動已進入終端,誰能擁有并鎖定消費者,誰就能賺錢!現在,每一個生產商都在想著這件事:如何擁有并鎖定消費者?
昨天,所有的產品利潤都是我們消費者所創造,卻全被生產商、流通商瓜分了。我們消費者除了得到價格比價值高得多的產品外,一無所有。信息不對稱,導致我們只能盲目、被動、無奈地消費,我們可選擇的方式很少。
今天,隨著市場的開放,好產品已多起來,我們想在哪家購買和想買什么東西?我們有了可選擇的空間,我們有了充分的決定權。因此,對生產商和物流商來說,消費者已成為經濟活動的核心,這里面蘊藏著巨大的財富,擁有無數的商機。
消費者說了算
我們以前的許多經濟理論,并不是為我們這些消費者服務的,完全是為生產商和流通商服務的。既然出發點不在我們消費者這邊,看不懂經濟理論,許多商業條款不是以我們消費者為核心,也就不足為怪了。
可是,歷史的車輪把我們帶入到信息時代,這一切都在快速變化。消費者揚眉吐氣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終于等來了說話權。
作為一個消費者,如何積極參與財富分配做一個消費商呢?信息時代的經濟競爭,是以消費者為核心,那么,作為一個有眼光和能力的消費者,就有必要把自己身邊的消費者組織起來,帶領大家一起與生產商共享財富分配。因為組織和管理了消費者,付出了勞動,就會有收益,這就是商業行為,所以這樣的消費者,就是一個商人,因此叫消費商。
其實,消費商的行為早就存在,只是人們忽略了這個概念。比如,你買了一件漂亮、價格低廉的衣服,給你的同事、朋友說了后,他們不知在什么地點,你就帶他們去購買。也就是說,你引導了消費。但是,賣衣服的老板沒給你任何好處,最多算幫了朋友一個忙。此時,你的行為已是一個消費商的行為。不過,你這個商人沒有賺到一分錢,做著沒有收益的商業行為。
競爭消費者的過程,也就是擁有和鎖定消費者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使消費者從分散走向聯盟的過程。在這個新時代的競爭過程中,不是由生產商來完成,也不是由流通商來完成,而只能由我們這些消費者來完成。
因為我們的立場是一致的,容易在觀念上達成統一,行動上采取合作。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曾經有無數的生產商和流通商,聯合起來將我們消費者的錢掏走,只留下價高值低、甚至可能是偽劣的產品,一次次傷害了我們善良的購買欲望,讓我們失去了快樂消費的信心。
既然是消費者從分散走向聯盟的必然過程,那么作為一個消費者,今天你不主動去團結別人,使自己成為一個消費商,明天就是別人來團結你,他會成長為一個消費商!其中的經濟利益關系,不必多說。也許,過不了多久,你與朋友見面打招呼時,他會自豪地告訴你,他是一個消費商!
消費者成長為消費商,將是一場浩大的革命!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消費商將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它將很多人從傳統的生產關系鏈里解脫出來,不用被條條框框束縛,照樣可以開拓屬于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