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例來感受六西格瑪
美國人喜歡不斷地創新,而六西格瑪正是美國人在全面質量管理發展基礎上“創新”的產物。朱蘭、費根堡姆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他們提出,為了生產具有合理成本和較高質量的產品,以適應市場的要求,只注意個別部門的質量活動是不夠的,需要對覆蓋所有職能部門的質量活動進行策劃。
戴明、朱蘭、費根堡姆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企業歸納了全面質量控制的質量管理方法。統計技術,特別是“因果圖”、“直方圖”、“檢查表”、“散面圖”、“排列圖”、“控制圖”等被稱為“老七處”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質量改進和質量控制。
許多“世紀級”企業的成功經驗證明,全面質量管理(TQM)是一種使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管理戰略。質量的概念也從狹義的符合規范發展到以“顧客滿意”為目標。全面質量管理不僅提高了產品與服務的質量,而且在企業文化打造與重組的層面上,對企業產生深刻的影響,使企業獲得持久的競爭能力。但是,由于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原來的以百分比來評價質量已經不能完全反映質量要求。質量管理需要一種新的理念和更有號召力的質量改進方式,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六西格瑪應運而生。
六西格瑪最初的含義是建立在統計學中最常見的正態分布基礎上的,它考慮了1.5倍的漂移,這樣落在六西格瑪外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三點四(3.4ppm),即一百萬次出差錯的機會中,只有3.4次發生的可能,其實質就是不要做錯,建立做任何事一開始就要成功的理念。
雖然六西格瑪是新誕生的一種理論,但其中的很多方法原先就有,只是給予了新的內涵并加以實踐。六西格瑪注意發現潛在的、隱藏的問題。它不是事后發現問題,再采取措施,而是去尋找潛在的、可能的問題,預先處理,不給客觀存在發生的機會。
六西格瑪開始主要針對制造業,通過數據收集、研究分布規律、利用正態分布分析它可能產生的缺陷數。以后逐漸發展到其他所有的過程,包括服務業。
企業推行六西格瑪,首先要說服領導,只有領導支持,搞六西格瑪才會有成功的可能。對領導的培訓不是要他們掌握六西格瑪理論與方法,而是讓領導們明白六西格瑪能帶給企業的好處以及企業推行六西格瑪的必要性。六西格瑪十分重視統計方法,但是統計方法不是六西格瑪的全部。六西格瑪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要得到一個最終的統計數據。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重要的是結合實際。另外,解決問題過程中,要注意能簡則簡,如果一個問題用簡單的方法就能解決,就不要復雜化。
人們都想通過具體的成功實例來了解六西格瑪的功效,了解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和思想去解決存在的問題并抓住改進機會,創造出優異的成績。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六西格瑪實踐實例薈萃》就是本著這樣的精神,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盡可能地匯集一些成功的案例,范圍涉及生產、制造以及管理和服務等領域。這樣的讀物在國內尚屬首次。
這本書共11個案例,每一個案例均按DMAIC方法的5個階段進行闡述,但在具體應用和表達形式上有所不同,各具特色,并在每個案例后編者加以簡要的點評,有利于讀者較好地理解各個案例的主要特點。
注:六西格瑪是以顧客為導向,以數據為基礎,通過DMAIC過程,減少缺陷,提高合格率,從而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加企業收益。D—確定階段; M—測量階段;A—分析階段;I—改善階段;C—控制階段。